升點利息,再輔以一些法案和稅制,自由市場政府若是干涉過多,就會像美國工會一樣,
工會太強導致企業不敢回美國,所以政府只能不斷的微調,我倒是比較擔心台灣很容易步
入日本後塵,射多少箭都救不太動,畢竟台灣GDP只剩1%,大家被熱錢充斥市場的假象蒙蔽
,當熱錢退散後還剩下什麼,自年初開始我手上就只留現金不留任何資產,過於奢侈的消費
也開始減少,等待這次政策翻轉下的財富重分配,我再中一次就準備退休了。
台灣太小又被中國壓抑住,說實在我極度不看好台灣,我也明顯感覺台灣會走向日本的道路
,日本有技術上的硬實力,許多方面也沒被中國壓抑比如跟各國簽個什麼經貿協議,加入個
什麼商業聯盟,但經濟仍然趴在那邊,台灣什麼狀況我想大家都知道,好的沒日本好,日本
不好的台灣都有還比日本多,憑什麼經濟不會比日本差,社會問題不會比日本多,我隱約感
覺看到1-20年後台灣電視新聞整天報的是如何從老人的口袋把錢挖出來,年輕人如何咒罵老
人,然而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至少目前看到日本政府確實沒有良方,台灣第一波從老人口
袋挖錢的動作不是已經出來了嗎?我能做的只是把我自己保護好,老了靠我自己賺來的錢生活
盡量減輕政府負擔。
民主政治加資本市場,就不用去想什麼大同社會,而是該多想想怎樣多保護自己,別等套住了
再來罵爹罵娘,套住了就趕緊想怎麼保護自己把傷害減輕,狗吠火車是沒用的。
印鈔票送給老人你要怎麼刺激消費
要升息不是那麼容易,銀行會倒閉的,那麼多錢存銀行,要付出去的利息有多少
銀行賺不到錢哪裡有辦法負你利息
現在就是一個悲慘世界,每個國家都是一樣陷入惡性循環,除了爆發戰爭別無他法
有破壞才有建設,資源夠大的國家一定能比台灣稱的久
但是台灣有部分很厲害,懂得跑去國外賺外幣,台灣有一部分賺到很多錢的都是20年前
跑去大陸或是其他國家的那群,至少有20萬人口帶理麥克麥克,我知道的很多人在幾年前
發現大陸起來競爭了,多把公司賣給大陸人,因為有的家裡不接班,有的是看不到未來
至於這些人錢會怎麼跑,我覺得應該是放銀行居多或是買買股票或是房產
絕對不會開公司的
當然最後的選擇還是公民自己,但是該溝通的資訊就該被好好溝通。儘量不要在資訊上也有所謂的強勢與弱勢的族群,讓提早知道的族群又掌握到趨勢方向而從中獲得了大量的利益而不是合理的利益。
而屬於較年輕的族群,反而是需要提供給他們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的環境,尚未落實的大量社會住宅、勞工住宅還是目前的青年購屋貸款也好。也許是一個可以再多思考一下領域,對於這些年輕的族群他們到底要努力到什麼程度,什麼年紀才能住到工作與生活較能兼顧的區域?而不致於對未來不敢存在有期待。
yingdan wrote:
寫得不錯!不過也要思考一下,後面的原因為是什麼。大家有錢為什麼不投資,而要拿去炒作。是不是台灣已經被邊緣化了,投資設廠也無法回收。
如果是這樣,就更慘了。已經不是政策改變就可以導正的。台灣已經失去優勢。經濟難再起。
少子化,低薪是結局,不是原因。因為台灣的經濟實力讓勞工養不起孩子。沒有領高薪的環境。
房地產的炒作是迴光返照...(恕刪)
別想太多了
全世界都是這樣 錢被趕出銀行之後 大多進到金融或資產市場
真的有進到產業去投資設廠 增聘員工的 少之又少
原因可能是經濟差到底的時候 大家都嚇到了
極端一點來說 如果預期接下來經濟會不景氣5~10年 你會不會投資開工廠?
而且如果這些錢本來只是在銀行領定存利息的
他跑出來之後 也大概只會往其他必較穩定的金融市場或資產跑
所以債券殖利率一直往下降 房地產也持續飆漲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已經趨緩 原因可能是戰後嬰兒潮造成的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出了某些看法 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有興趣可以看看
人口老化捅出經濟大黑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