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房價造成婚姻的社會福利、安全制度崩壞

我覺得 你說的很有道理

我最近很不自量力地去看 新成屋(不是台北)及預售屋

兩房兩廳 而且還是小兩房 一個車位 沒六百萬買不到 也不用談

薪水沒多 但房價 是之前的兩倍 勢必壓縮其他的支出(像孝親 教育) 因為錢就那麼多

我很好奇 為什麼 房價漲兩三倍 就ok

跌個兩三成甚至五成 就好像經濟崩盤 銀行會倒

很多投資客就是利用低利率 及寬限期 去炒作房屋

政府應該要有一種機制 如果房價所得比 超過一定的比率

就必須啟動機制 例如賣房的所得稅 及防堵人頭買賣 抓到判刑

我必須說 現在你或許 因房地產賺得很多錢 但你的下一代 一定會有你那麼幸運嗎?

健全制度 才是現在政府要做的

現在也不過是政府在作為而已 並非甚麼 空 跟 多

像有棟樓的留言
"你覺得台灣房價不合理! 你可以選擇不買啊~~ 你可以租房子啊~~

事實上除了台北市,各縣市,你要買到3,4百萬的便宜公寓還是買的到啊~~

別人有本事買房,當然房價降不下來,如果人人都和你一樣低薪,房價自然會跌,不用你擔心~~"


很會痠人,但說得很直接,因為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低薪,所以房價現在漸漸下跌了


newjohnpc wrote:
連高收入的醫生都 買不起 或買的很辛苦了...怎麼會正常.....(恕刪)


1000 1500 這價格的房子很多

你要硬要買4千5千的房 怪誰
整篇文沒半個點和房價有關係的

再者經濟永遠是靠自己,補以政府政策
起來的不會是靠政府起來的,倒掉的再怎麼扶還是會倒

就像傳統手機、底片像機,該淘汰的就是會淘汰,美國政府挺你都沒用

feda330 wrote:
還期待新政府,我大...(恕刪)


富爸爸只是虛構出的角色。

申東賢 wrote:
我覺得 你說的很有...(恕刪)


一些攸關民生的物質都有一套方式來管制物價,例如水、電是國營,米價有農委會管控,大眾運輸有政府補貼,
但最重要的家卻是放任財團、投資客炒作。
之前我記得,低薪原因版上最後的結論都是自己的競爭力不足。
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好好學習,拿出好的態度面對工作。

讓自己成為老闆必須的人,讓老闆拿錢請你。

總之還是加油吧。

畢竟活著就是不斷奮鬥的人生,難走也是要走的。

直長髮的女子 wrote:
若政府沒有建立優良的長照制度、每月發放老人年金、提供社會住宅給無房的老人居住,很多老年人會三餐不繼、生病無錢治病、生病無人照顧,甚至淪為游民。...(恕刪)


現在中南部老人的問題,不是沒房子住,而是沒錢沒人可以去照顧。

這些老人的老農年金,不夠入住安養院,也請不起外勞。如果以前朝的保險制度,他們也繳不起保險費,所新政府才要靠徵稅來推動長照制度。

重點是沒錢,你要問問現在的青年,肯不肯繳大把稅去養活南部的老農民了!別問我,他們都是執政黨的支持者。
高房價其實也是一種人口分布的調節

一堆喊房價高的十個有九個都是在台北混飯吃的

如果市區房價倒退三十年讓大家都買得起了

不會有更多的人口想移入嗎?需求增加、供給有限的情況下房價能低到哪?

當然,有些地方的房價的確是真的有不合理之處

該不該進場自己要有判斷力跟承擔風險的能力

雖然我老家在台北,但我跟我老婆都有存錢以後買房在台中的打算了

我親戚在高雄買房被套牢,猶感而發的說在台灣能不用買房就不要買

特別是蛋黃區,花大半輩子的心血犧牲生活品質去換,真的值得?




靠自己...靠自己...

不如直接給妳錢好了

CONA24 wrote:
之前我記得,低薪原...(恕刪)


如果是以前 我會覺得你說得有道理

但現在 我真的覺得 努力工作 只是讓你生活穩定而已

是必須花時間去想一些 投資 才有機會有錢

房地產就是一例

我身邊的同事 就有人存了錢去投資房地產 買了轉手 在買再轉手

這就是惡性循環啊

所以努力工作有用嗎 比不上上漲的房價

認真地說 高漲的房價 也開始價值的崩壞

你會說我扯太遠

仔細想想

當房價愈高 你就得花更多錢買

當一般員工 拿人薪水的 要買房(較新的房子) 一定要投機 一旦投機 那管合不合法 或道不道德(有些事是合法但不道德的)

當那人買了房子之後 開始冷嘲熱諷 只有正常工作 買不起房子或因為太貴 不想買的人 導致那些人也可能找一些 投機的事 讓自己有錢買房

就開始價值崩壞 維利主義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