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慘阿~全球雷曼時刻金融海嘯~引爆房價崩盤

poppoppop wrote:
千喜年之前有新北市...(恕刪)


所以千禧年之前什麼建設都沒增加嗎???
所以才會崩?
意思是這樣嗎????
隨便就拿北捷來說~多了多少?
再比對一下房價就知道了

89.01.01 臺北捷運系統跨年營運43小時,創新最長營運時數紀錄,並安然度過千禧年危機。
88.12.24 板橋線(龍山寺-西門)及南港線(西門-市政府)通車 ,營運長度增加7.7公里,營運總長度為56.4公里。
88.11.11 新店線全線通車,營運長度增加8.4公里,營運總長度為48.7公里。
88.10.18 闢駛捷運接駁公車。
87.12.24 中和線及新店線北段(臺北車站-古亭站)通車,營運長度增加7.9公里,營運總長度為40.3公里。
87.12.22 臺北捷運系統旅運量累計突破1億人次。
87.07.20 木柵線「旅客運送服務」通過ISO 9002認證。
86.12.25 淡水線全線通車(通車至臺北車站),營運長度增加0.7公里,營運總長度為32.4公里。
86.03.28 全臺首條高運量捷運系統-淡水線(淡水站-中山站)通車 ,營運長度增加21.2公里,營運總長度為31.7公里。
85.05.30 法商馬特拉撤離木柵線。
85.03.28 全臺首條無人駕駛中運量捷運系統-木柵線通車,營運長度10.5公里。
84.05.15 木柵線完成通車前總體檢。
83.07.27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79.12.18 臺北捷運公司籌備處成立。
77.12.15 臺北捷運系統開始動工。
75.03.27 行政院核定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期路網。
請問台北何時崩過??

不要把調整跟崩混為一談~

調整就是掉了一點,沒多久又跳回來~

崩是就此瀉下,永不回頭~

然後不要把盤子價跟正常價混為一談~

你要去買盤子價那是你錢多~

聰明人只買正常價~ 絕不碰什麼全新跟預售這些~

以台中來說,正常價目前就是二十萬以內,買以上的,只能說你錢夠多~

買了就賠也就當在作善事..

最後就是,請不要把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亂印鈔票這件事當作沒發生~

多印出來的錢,絕對不會憑空消失不見~

光美國QE就印多少出來? 再來還有什麼安培三支箭~

接著韓國也來,歐元區也來,台灣早就在印了,不然怎麼維持不升值?

所有東西漲價不是因為變貴,而是錢變薄.





poppoppop wrote:
請問台北何時崩過?...(恕刪)


請問台北何時崩過??
===============
不知道該跟你說啥了
民國83年開始
之後自己去查吧
多久才回神的???
再比對剛剛的捷運線開通
你會懂得

自住付得起或許沒差
投資嘎不過來就爆了
出租收的錢還不夠跌
若不賣~
未實現損益看了就會心酸
pckatm wrote:
請問台北何時崩過?...(恕刪)


我的意思是有沒有再回來? 有那就不叫崩~

所謂崩是再便宜都沒人要~

台灣從光復以來何時有崩到再便宜都沒人要?

我針對的是所謂的一折論,光復以來何時有房子掉到一折過?

重點是都會再回來,且回來後絕對不會只回到原來的價位~

是加倍再加倍的回來這才是重點~

不要只提天龍市,以前的老台北什麼林口中和永和新莊板橋這些,

2000年之前是什麼價位?

我當年在台中買了一間22坪五年內,沒住過人的房子~

連仲介費過戶等全部費用加一加不到一佰萬~

換算下來一坪不到五萬~ 現在一坪是至少十七萬起跳~

真要說崩,錢的價值才是比什麼人口紅利這些更要重視的~

黃金2000年時一錢一千元左右,現在是五仟,前幾年最高六千多~

金價會再回去一錢一千嗎? 我也等了好幾年了~ 但我也相信那不可能的~

錢印了就是印了,變薄了就是變薄了,這才是事實,也回不去原來的價值,這才叫崩~

我只現金買房子,用閒錢,不貸款,所以我不在乎什麼利率跟斷不斷頭這些問題~~

poppoppop wrote:
我的意思是有沒有再...(恕刪)


原來當時崩了十多年就不叫崩
假設當時跌10年共30%~50%
後來又花了10年扯平
這20年就叫做投資啊?
您的見解真是獨特
您的投資術還真是有趣

當時定存都還有%耶
賺租金跌房價
負的%

pckatm wrote:
原來當時崩了十多年...(恕刪)


我最後面不是說了,我只用閒錢外加現金買房子~

加上我今年也才四十五歲,你說的那些都是我之前的人發生的事~

80年代股市房地產這些都是人為可輕易操控~

最根本錢的價值並沒有變動,跟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

我看到的未來就是錢崩的速度比其他硬資產崩的更快~

換言之,其他硬資產相對價值增加遠遠大於減少的機率~
poppoppop wrote:
我最後面不是說了,...(恕刪)


黃金才是真的硬資產
全球通用
不管台灣存在與否都有價值
央行存的也是黃金
而不是大量的房地產和土地

也不用在討論區天天說服民眾認同房地產
全世界金融體系在7年的持續去槓桿化後
即便債券市場真的崩跌
你跌的也只是本金的 算20%好了 還有80

相較之前的10~15倍槓桿
當時衍生性商品的契約價值 可能超過實體資產的數十倍
目前發生金融海嘯的風險 微乎其微

且市場對於任何看來像是黑天鵝的事件 都先認為是黑天鵝
從德意志的COCO bond, 到CS的組織重整
CDS的市場都變化得非常的劇烈 也都證明是自己嚇自己

目前我認為是全球經濟循環失衡的問題
QE強迫經濟體在該衰退時打點滴 好像沒事了但其實抵抗力很弱
好或是不好?
感覺除了美國 歐洲跟日本copy版的QE都沒有實質的成效

只有各國的房價因印鈔票撐著
但唯有經濟好 才能推動房價合理的往上 否則就是房價所得的持續不合理
前波多頭 無論台灣或是其他國家 房價上漲都伴隨著經濟的增長
目前則否 這點 是最讓人不放心的地方

中國呢? 美國希望拉他下來 少跟美國競爭
又怕這硬著陸骨牌效應 可謂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即便金融體系沒有系統性的風險
但這打點滴的經濟 還是隱藏著很多的不安..




人口紅利反轉什麼的還太久

每八到十年的金融風暴就在眼前

減薪 無薪假 裁員 再起

建商降價求售

投資客先跑先贏

法拍屋爆增

天時地利人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