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wrote: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支...(恕刪) 1.利率太低,市場遊資需找出口。白話:有錢人的錢放銀行沒利息,放房地產報酬率比較高。2.市場炒作。因前一陣子為買房地產真的有賺錢,所以很多人一波波去買,持續墊高房價。
等你有房時你就知道了,如果叫你了錢賣你要嗎,買房的要低,賣房的人要高很正常,等你買到,當你要賣你會賣比你買的低嗎,除非賣房的人手頭緊,不然你等到死也買不到,所以沒什麼支撐房價,你想賺錢他也想賺錢支撐住而以,
利率低,持有成本低罷了。房價降得慢,是央行以及新政府要的。套牢的戶數,我猜有五六十萬戶都不奇怪。如果一兩年就跌掉三、四成,市價比房貸還低,那法拍潮就出來。三拍的法拍屋太多,會快速地把房價更往下拉,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現在就是緩跌,一年大概跌個10%(最高點的10%)。然後四五年後,回到08年的五折價。2020左右,前幾年的大量新屋已經繳了7、8年的房貸。到時候就算有法拍,對銀行的影響也降低。因為貸7成,繳了7、8年的房貸,法拍有5折價,銀行就不會太虧。我個人是這麼猜,十年後是高點的3折、4折價。
如果大家有買預售屋的經驗,仔細看一下整個房屋土地買賣合約中的買賣價款部分。通常都會分成土地價款與房屋價款兩部分。買賣總價等於土地價款加上房屋價款,通常是土地價款遠大於房屋價款。買賣成本中土地的價格如果不往下降,一味的要建商降房屋價款的部分是不容易的,而且更容易產生偷工減料的狀況。那土地的價格是誰定的呢?如果土地價格大幅下降?對誰的衝擊最大呢?我個人認為不會只衝擊到建商而已,政府、銀行、擁有大量土地資源者會不會都受到影響呢?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是什麼在支撐房價,也許答案是因為目前台灣的整體環境讓土地的價格過高造成的。個人看法參考一下。Yoyo
1.貸款利率太低(前面幾位有說了)低到拿來增貸買車都划算(比只貸款八成新車價的利率還低)2.房屋持有稅金太低政府收取大約在房價的0.05~0.5%但國外是每年收取房價的1~3%3.土地有永久所有權到現在還有人收到我"阿祖"的以前地的繼承財產的地權幾分之幾很少案例是沒繳數十年稅金而被國家回收(以前人很會生 很難找不到人繼承)4.租房等於幫房東付房貸有有以A房子的房租付B房子的貸款很常見簡單來說大多能拿出幾百萬現金的都能買貸一間新的房子都是差在那幾百萬的頭期款以房換房更是常態(300萬買過幾年450萬賣 在貸1000萬房子很常見)但提高利率(比買新車貸款利率高的話)會讓社會新鮮人更買不起房(隔壁的日本就是)提高稅金(實價課稅)會轉嫁到租房的人跟原有房屋住戶且也是低收入戶的權益(加速自動分化富人區與貧民窟的情形)修改土地所有權的法條一堆田僑仔會抗議(農地長期不種.建地拿來當私人停車場或是商業利益...罰則等問題)建設公宅出租影響鄰近房價與租金行情
dell wrote: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恕刪) 很早以前就說過了,這一波會跌的無聲無息、不痛不癢、不知不覺,這樣建商和投資客才會乖乖繼續繳貸款, 銀行才不會倒 新政府不打房是高招, 否則誰都擔不起嚴重後果,近幾年搶建的餘屋太多, 讓房價慢慢自然落底就好了,買房要有耐心, 否則就請承擔風險,如果連續二年的交易量回到正常的35萬棟, 就可以放心進場了
dell wrote: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恕刪) 不用累了你如果不改變你現在的理想房子的類型你還是買不到因為降價或許會但絕不是那種大幅的只是修正而已原本1000萬,修正後也只是900或9501500,也就是1300不然你說的降價是什麼?折半嗎?所以如果你的能力是買不起現在理想的那你就是買不起,降價也只是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