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年輕時租房,退休後鄉下買房

都住鄉下了,還考慮到醫療不方便,那還有哪裡能住?
我鄉下的阿公是腦溢血死的,阿媽是心肌梗塞死的,都是還沒有送院就已經掛了。
生前皆無慢性病,或服用任何藥物,這樣也算自然老死嗎?
醫院對他們來說,好像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我比較擔心的是,
二十幾年後,
整個台灣,
都變成鄉下地方。

希望不要。
退休後鄉下買房.....退休後您需要的是什麼?完善的醫療體系....這些依台灣的健保鄉下和都市還是有差異。
shinemarcia wrote:
最近很多很怕大家不...(恕刪)
我看身邊同事的例子,通常是年輕在台北買房子,老了看是把房子賣掉或是留給兒女,然後搬回去鄉下。如果年輕的時候就租房,我覺得多出來的錢,其實流掉的機率很大。買房有時候算是一種強迫儲蓄的行為,租房子壓力固然比較輕,但是剩下的錢,會因為想說別人都有買房,為了證明自己也過得不錯,就會開始把錢花在出國,消費等等...

Peniz Chang wrote:
..( 今天如果換做我在那,人老了就算了,還給子女添麻煩......不如死的好
我是說真的 刪)

死的了就好解決了,怕的是走不掉,在安養中心算是好事了,很多沒錢進安養中心的都在子女家裏當人球,子女們平均分配月數丟來丟去

鄉下醫療資源比不上都市,不過弔詭的是鄉下人很少看醫生,很多菜市場賣菜的阿桑都是70~80歲,每天還是下田耕種,比起都市的好太多了,很多大型醫院也有醫療專車到公所接送,一星期一次,去拿個3個月的藥就回家了,感冒頭痛這種小病診所看一看,或是普拿疼吃幾顆就沒事了,輕鬆簡單

鄉下空氣好,水質好,沒啥壓力,退休的好選擇,也是我下一個目標
鄉下要看如何定義,住台北市,你會覺得"屏東市"是鄉下,但其實醫療資源其實不會太差,房價也還好,所以退休後,請以南部的鄉鎮市中心為目標,生活及醫療品質才能兼顧。
(樓主的鄉下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話,就真的要考慮考慮了)
你確定能夠存一筆錢能在老了之後買房嗎?很多人以為租房比較好,結果一個月房租付完後,其餘的都拿來花用掉了,想要存也所剩無幾,結果還是沒能力買房,鄉下房子真的有便宜的,但地點就....差,一分錢一分貨,有能力的話還是趁年輕時買房,給自己一點壓力,熬個幾年就過去了,不要老是在想買便宜的。
通常人老了很難離的開他住大半輩子的地方吧....
突然要搬到鄉下養老?有朋友在那嗎?平常所熟識的一切都會改變...


樓主說的鄉下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就是指一個相對低房價區
工作時長期租屋在高房價區
退休後有能力用積蓄買屋居住的地區


hittaku0413 wrote:
樓主說得很對,
為了買房,在淡水、林口,每天花兩個小時通勤,
運動時間沒了,睡眠時間短了,作個健康的自煮餐也沒時間,
拿時間換健康,中年後看到健檢報告的紅字,感覺就強烈了。
有人說鄉下交通不便?離市區遙遠?
就看各人「鄉下」的定義了。
鄉下二字改成中南部市區近郊或許更好些。
不想離開原居地的人,大多不常踏足各地,沒得比較。
稍富裕些的人,就會台北、鄉下都有房子。
「鄉下」沒那麼差。
真的老了,身體差了,要靠醫療機構了,台北比較好嗎?
是的!平均來說,台北真的比較好!
如果是慢性病,靠吃藥過日子,很多「鄉下醫院」都能給予適當的醫療。
如果是重症,有錢的請家庭看護,沒錢送照顧中心。
如果你夠有錢,現在無須擔心哪裡買房的問題。
還有人擔心小孩沒房住、錢不夠用、無法拿錢孝順父母?
台灣父母已負擔大學研究所博士學費、創業結婚買房也要出、孫子還要托你養?
結果就是失業在家最舒服。
孩子不想啃老,是這種父母主動要求被啃的。
事業有成的孩子,大多只拿錢回家,又有幾人能親自侍奉雙親呢?
安養院是新興的行業,自有其崛起的原因。
無論要在哪裡買房,請詳看口袋,妥善規劃自己的人生。
你身邊同事的例子算是成功範例
問題是他幾歲?
他年輕時工資多少而台北房價多少?
現在這一代的年輕人很難複製這種成功經驗

tr920 wrote:
我看身邊同事的例子,通常是年輕在台北買房子,老了看是把房子賣掉或是留給兒女,然後搬回去鄉下。如果年輕的時候就租房,我覺得多出來的錢,其實流掉的機率很大。買房有時候算是一種強迫儲蓄的行為,租房子壓力固然比較輕,但是剩下的錢,會因為想說別人都有買房,為了證明自己也過得不錯,就會開始把錢花在出國,消費等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