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RC牆vs磚造牆

doreen945 wrote:
問題是,你不先挖開牆,要怎麼知道裡面有沒有鋼筋?

去準備一台牆體探測儀刷過去不就知道了,還需要先敲再說?

在水泥牆面上再做一層隔間牆,管線好布置、不用敲敲打打、可以隔離水泥牆面的高溫與低溫,歐美國家早有人這樣做,01的開箱文也出現過一篇類似的開箱文,有什麼好訝異與不能接受的?

cinnamon coffee wrote:
去準備一台牆體探測儀刷過去不就知道了,還需要先敲再說?
在水泥牆面上再做一層隔間牆,管線好布置、不用敲敲打打、可以隔離水泥牆面的高溫與低溫,歐美國家早有人這樣做,01的開箱文也出現過一篇類似的開箱文,有什麼好訝異與不能接受的?


內隔間要什麼空層隔高低溫?包來包去,不但徒增牆壁厚度浪費空間,用木板封的話,一火災整間都是木頭馬上大燒特燒,用矽酸鈣板封的話,牆壁不能釘東西掛重物,每次那裡想增個壁掛架什麼的還要把牆挖開從裡面補角材再把板封回去重新批土油漆,累不累?舉凡層板,掛衣桿,就連一個問號勾都是吃不住的
如果真的這麼不喜歡敲敲打打的裝潢,甚至可以接受牆壁是中空隔板而非實心的水泥,一開始就不該蓋RC,而是蓋日式鋼構屋,不用灌水泥,整棟牆麻都是空的,比RC質輕,更耐震又環保,
我就是不能接受這種無聊的做法,一棟建築如果內牆都可以倒,就是已經震到很嚴重半倒或全倒了,隔間倒與不倒又有何差別?相反的,你有看過房子震一震,整棟沒事就只有隔間牆倒了的嗎?
你這就跟我遇到的一個客人一樣,蓋小木屋,選木地板不願意貼瓷磚,可是卻堅持地板一定要灌水泥,(通常想灌水泥的人都是不能接受木地板,喜歡瓷磚好整理) 而不是用一般鋪鐵板加夾板再貼木地板的做法,簡單的說就是錢太多
cinnamon coffee wrote:
去準備一台牆體探測...(恕刪)
doreen945 wrote:
內隔間要什麼空層隔高...(恕刪)

只需要做線槽就好,不是整面牆都包,維修也容易。隔熱是要隔電線的熱,電線是會發熱的,做外面反而更好散熱,避免電線走火。板子用防火的就ok了,其餘就是裝潢,還是可以吊掛東西,要做櫃子也行,增加收納空間,簡單裝潢應該比重新隔間還省錢,因為重新隔間還是會裝潢
一般而言RC結構牆的優點比較多
至少和樑柱的結合會比較好也比不會生壁癌
磚牆因工法不同結構行為較為複雜
早期的施工方式是八吋磚會預留樑柱的位置去砌
砌好之後再澆置樑柱
這種工法後澆置的樑柱會跟磚牆結合結構上比較沒問題
後來的工法有就不一樣了
樑柱結構先澆置好再去砌磚牆
砌到最後樑底下跟磚牆接合處一定會有空隙
也是就上面樑下來的力量不但無法傳到磚牆
磚牆本身的重量還會往下壓下面那根樑
這種工法地震大的話有可能發生牆倒塌的危險
要檢查是磚牆還是RC牆有一種方式
就是打開插座蓋板
看看裡面有沒有紅磚粉
如果沒有的話不保證是RC牆
有的話一定是磚牆

至於磚構造真的就那麼差嗎?
當然不是
以前的磚構造物很多也是一千多年了還健在
只是以前磚的材料、精度及砌磚的平整度、勾縫都是一級匠師施作
現在的則是一般泥水工砌得歪七扭八的
以前的構造物是大構件低工作應力耐久性較佳
現在則是樓層加高以極限強度去分析設計
長期在高應力之下較容易變形開裂耐久性也會變差
非專業的來唬爛一下。樓主要問的應該是針對防火及抗震吧!其他就先不談了,都有相應的施工方式。
RC牆有結構RC牆跟二次RC牆。
結構RC牆為專業的特殊設計要求,必需的設置可以不談(太複雜,不會),二次RC牆隨使用需求、設計調整,可討論。
一般來說二次隔間,15公分RC寬的防火時效可達2小時,25公分磚牆只有一小時防火時效,這是防火差別;
RC可在較高的樓高隔間使用,地震不會倒,15公分(半B)磚牆在3M以下樓高隔間可以,4M以上的需用25公分(1B)磚。
如不是結構牆,防火、安全在一般住宅會考慮的、適用的大概如上所述,而合約訂定、優劣好壞則另一回事。
成本當然是RC貴,但省空間。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