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虎尾寮植村樹


E.TTsai wrote:
大跌本來就不可能會...(恕刪)


我知道大跌不會發生

只有下跌

但我指的大跌是例如之前SARS,08年雷曼兄弟造成金融海嘯

更之前是什麼事件我忘了

所以才有朋友說反正約10年一輪,不缺地方住就再等等吧

因為上次2008年到現在也8年了

所以我才妄想再一次普通人翻身的機會...哈哈哈

但我知道這種大跌是機率很低的

我猜應該是內地吧..由內地引起的..

只是何時呢?我怕我也等不了
五級金賀 wrote:
我知道大跌不會發生...(恕刪)


不會大跌就是慢慢跌
就像凌遲一樣
每年都跌
跌到大家對房子增值感到無望為止

若跌的錢大於租金
就是等
等到何時?
等過30年當初要買的也老了
到時要買也是看新房
我不預測未來行情, 但我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我的步驟如下

1. 先確認自己未來工作和收入的穩定性, 如果不穩定因素很高, 建議你保留現金, 先不要想著買 (但是還是建議可以看屋)

2. 在確定未來工作和收入穩定無虞後, 審視自己的資金, 然後弄一個表格出來, 這個表格包含, 可以承受的最大支出(包含頭期款和每個月分擔的房貸), 可以接受的房屋所在地點區域位置, 可以接受的坪數和大致格局, 詳細一點, 甚至包含你自己無法接受的條件(例如嫌惡設施, 道路寬度, 離學區太遠, 或者靠近治安不良區域)

3. 接下來就很單純, 不用去猜測未來市場的行情, 指針對自己的能力和表格上面所列的條件開始看屋, 市場狀況差, 因為議價空間, 你可以去看比自己最高承受度還高的區域或者坪數, 多看看多了解多比較

因為你是有資金準備, 並且隨時在看房的人, 絕對會比那些只會喊要跌到一折的人卻沒有任何準備的人, 更有機會達成買到價格合理, 又符合期待的房子




五級金賀 wrote:
謝謝指引我要買得的...(恕刪)
我的建議是等
不仿聽聽在下的分析~

台灣房價的漲跌與政府政策關係,如同爐中的柴火跟氧氣,整體經濟面如同柴火,政府就是顧火的人,這爐火如果燒得太旺,就要把閘門關小一點,讓柴不要燒得太快,這些柴的來源,就是剛性需求加上市場炒作的綜合。

我們來看看現在台灣這爐“柴火”的現況,顯然柴已經超得通紅,但又沒有加進新的柴,但溫度仍然很高,而政府的態度雖然表面上是關小氣孔,但實際上卻開了另一個大孔要灌更多氧氣進去,深怕這爐火溫度降得太快,火苗都搞熄了,但卻不見效。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等這爐火溫度降下來,不要讓我們的柴燒得太快,否則鍋子裡面的飯還沒煮熟,就沒火了,那我們充其量只是幫下一批人煮飯而已。

在大通膨過後,隨之而來的必定是通縮,不然美國股市早就幾百萬點了,中產階級負擔不起的房價,必定修正,否則會引起社會問題,不然最終就是打掉重練,我想任何執政者都不樂見這種情況發生。

現在就看政府是要再炒短線,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從根本治療,實現居住正義,說真的房價再漲幾倍都有可能,但若是房價再井噴一次,那個打掉重練的時間點會很快到來,你能想像只有10%的人買得起房子的世界嗎?這連已經有房子的人都會遭殃,因為改建的時候,成本會高到居住者無法負擔改建的成本。

房價是該回到受薪階級能負擔的位置,但會不會跌真的不知道,依樓主的情況,等會是比較有利的選項。
五級金賀 wrote:
小弟想買房在08年...(恕刪)
跟你講講蛋白區的觀念
若你要選擇的蛋白區未來沒有願景
也就是未來十年也還會是好山好水的情況的話
我建議你再等等,會有急賣的物件能讓你撿到便宜
但若是你選的蛋白區有潛力,那我建議你買你可承受的範圍內的透天
什麼叫潛力?就是當蛋黃區大部分的人都住不起時
人們會退而求其次往蛋白區移動
但倘若蛋白區的人口越來越多
那商家也會漸漸進駐,漸漸的生活機能就會越來越好
且蛋白區因為開發初期沒什麼老房子,所以道路規劃會比蛋黃區來的好
到時候人口多了,生活機能有了
蛋白就會變成蛋黃,到時候他就是蛋黃的價格
所以,你該去研究研究你未來要選的地方有沒有潛力

Nelson5 wrote:
我不預測未來行情,...(恕刪)

難得好文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