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月開始的什麼管制措施解除(當初這邊還一個手舞足蹈HIGH翻天~邊發文邊唱歌咧)結果沒起色(如果當初有人因此進場買房套住了怎辦)到後面的一個降息~HIGH翻天的沒在那麼HIHG了到這次的降息根本連HIGH都沒HIGH了答案還不明顯嗎
目前台灣的狀況是投資客和自住在寬限期過了後,開始要還本金的狀況;所以根本就和利息是多少無關了。舉例來說:* 房價1500萬,貸款1050萬,利息 1.8%,貸20年,寬限期2年每月還款:寬限期内:1.5750萬元(只付利息)寬限期后:5.6947萬元 => 寬限期后/寬限期内= 3.61倍* 房價1500萬,貸款1050萬,利息 2.8%,貸20年,寬限期2年每月還款:寬限期内:2.4500萬元(只付利息)寬限期后:6.1941萬元 => 寬限期后/寬限期内= 2.53倍* 房價1500萬,貸款1050萬,利息 3.8%,貸20年,寬限期2年每月還款:寬限期内:3.3250萬元(只付利息)寬限期后:6.7191萬元 => 寬限期后/寬限期内= 2.02倍由於前幾年的低利,造成了不少的人,以為付得起"寬限期"就可以買房,於是了很多的人上車了,但是2015~2016的低成交量(正在發生中),讓上車的人,發現他們根本下不了車,寬限期后要付本利了,付款的金額變為3.61倍,當然很多目前在車上的人就慌了!太多的人以為月付1.57萬就可以買房了,這個門檻實在是太低,比很多的房租還低!目前的狀況真的和利率無關,只要沒有房子的人,不要慈悲地協助車上的人下車,車子要開到第幾層的地獄,現在來講,都太早了!很多的事,都是數學的問題,只是大家不想搞清楚罷了!
個人投多一票基本上降息後有錢的人,不管有房沒房,若覺得有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問題(定存增加速度vs通膨貶值速度的差距拉大),會考慮把錢投入房地產而投資房地產的人,可以撐更久了,信心更強當然這是大方向對房價是多 不等於房價漲以目前趨勢來說 只是更加抗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