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大陸的住房和房價價,感覺有必要澄清一下


park@park wrote:
台灣經濟起飛時,軍公教被視為貧戶,所以願意"犧牲"當軍公教的享有18%優惠。當時的台灣,就是現在的大陸,教授買不起房


台灣經濟起飛時,當時我的老師們都可以用便宜價錢買溫州街教職員宿舍。
家家乐 wrote:
在網路和電視上,大...(恕刪)


我在11月上海出差,房地產幾乎沒人買得起,平均所得頂多五六千元人民幣,大陸新聞討論區,有人計算省吃儉用,大概一個月省下一千人民幣,買個三房二廳的單位,大概五百萬人民幣,順利的話大概四百多年就可以買起,也就是你從15xx年開始存錢,到了現在就可以買房了,夠讽刺了吧。

11月上海新聞也預測到美國必定升息,對中國房地產在明年非常不看好,預計明年第二季會有大幅度降幅,估計約30%,跟大陸員工聊天,她們跟台灣情形一樣,現在最不適合買房。

以上別叫我找新聞給妳們看,小弟只是無聊看看電視新聞~~~
各位朋友好 小弟大陸人 明年大學畢業 剛剛看了下前面各位朋友的回帖 想要說說自己所見的真實情況
大陸人不是買不起房 他們是買不起一線城市+市區+學區+大平米+車位配套 如果要讓他們回到自己的籍貫所在地 努力工作幾年買房還是不成問題的 大家現在新聞也都可以看到 一線城市房價穩固土地出讓金頻創新高 三四線城市房子又沒人買庫存難消 就是這樣的原因
房價高企原因:1、結婚剛需 2、投資手段 3、人口壓力
回帖有朋友說大陸人買房很拼 二十多歲大學畢業就要買房 這樣也是迫不得已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大陸人買房的決心 因為在大陸目前最為普遍的觀念是:房=婚房 如果不買房 基本很難結婚
這個不只是現在才有的風氣 自古以來農村就有結婚便要分家蓋新房 城市結婚分家買新宅的這種傳統習俗 如果結婚後還租房或者住在父母家裡 會被認為是沒有出息被鄰里輕視 有個成語叫做安家立業 想成家想成就事業 第一步就是買房 而且租房在大陸是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房租永遠在上漲 靠譜房東和優質房源不好找 頻繁搬家耗人精力時間 這就造成了買房的剛需 這讓我看到前面一個帖子40歲買房的大叔真是略有羡意 換到大陸估計就不如在台灣這麼好過了
再說大陸人口流動大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來人口多房源又有限優質地段房價總體持續上漲 物價也在逐年上漲 這意味著手中的資金不流動的話就是在貶值 所以買房既是剛需 又可以投資止損 所以大陸人要儘早買房 靠自己工作幾年來攢錢加上雙方父母共同贊助 一般結婚時基本都可以付出首付 當然也有家裡幾套房的本地土著和全靠自己艱苦打拚的鳳凰男女 但普通人還是居大多數
最後就是人口壓力 想象一下北上廣深數以千萬的人口 四個一線城市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世界九成的國家了 這種酸爽的感覺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覺到 台灣的朋友們也可以試著去坐下上下班高峰期的北京地鐵 15年元旦期間小弟去上海玩 跨年夜當晚上海外灘踩踏致死幾十人 第二天大批軍警在路口指揮下依舊人頭攢動 隔著黃浦江看外灘剛建成封頂的世界第二高樓陸家嘴金融中心 心情難以言喻




住在上海的我
最近一年看到上海房價的起伏,是挺驚訝的 (大約+20%)
如果再看深圳的房價,更是驚人 (大約+40%)

不過 如果將鏡頭轉到2-3線城市
那就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景觀了,挺多小城市還在下跌中

現在大陸房價兩極化還在持續進行中
所以如果台灣新聞看到的是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價,就會認為大陸房價上漲驚人
可是如果針對2-3線市城市到報導,就會偏向大陸房市下探的新聞

大陸幅地太大,因此房價不會全體一致也算正常
不過,我認為我們應該就只需要關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畢竟我們台灣人到大陸購房,應該8成以上都是選擇這些一線城市


愛喝酒的Haley wrote:
我在大陸有房那是因為...(恕刪)


哪裡是政治宣傳,你看我的帖子有政治味么?



普及一下,感覺看天涯上說井蛙不舒服

cai.za wrote:
工資不高怎麼把房貸還...(恕刪)




http://www.5i01.cn/topicdetail.php?f=291&t=4635891&p=1#58993593



1.關於物價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等由於房價太貴,服務業很難低價,否則不如出租房子。


二三四五線城市房價依次降低,偏遠縣級市每一平方米還有2000多元的,這種地方服務業絕對便宜。



月薪也一樣。鄉村等級的不足1000元的也有,當然生活成本很低。


總的來說,能出去玩的都不會感到台北物價貴。


我也這樣認為的。夫人2008年去過台灣,感覺物價還便宜,買了若干小禮品等。


我的同事將近十人去過台灣了,沒有覺得物價貴,只是感覺有點破爛。其實也對,老城區很難改造,成本太高。青島的八大關哈爾濱的中央步行街也很破,但文化底蘊厚實。到了上海的陸家嘴才會知道國際大都會原來是這樣的,香港就是個渣渣。


離開了環境談物價就是耍流氓,不能比,更不要比。

只有大陸的電商和物流聯合在一起才能同一物價。這也是阿里成為世界最大企業之一的原因。鄉間農民也會上網購物,送貨到家呢。

台灣不也一樣嗎?這個物價是統一的,可以比較。

2.關於薪金

我和夫人的薪金基本相同,總收入差別一倍以上。說實話,我也不清楚我自己的具體收入,每一個月發完之後才知道。

儘管夫人的薪金在當地算比較高的,也不是總收入。

在大陸說收入的時候都是說的薪金。

說總收入的時候肯定都是凈收入,稅后的。銀行早把稅扣掉了。


不是台灣年輕人不拚 是台灣被搞爛了
哪裡爛 ?! 我想不到哪裡好‧‧‧‧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
周遭往返兩岸做生意...(恕刪)
台北都更不起來不是因為成本過高,只是民主+民粹而已。
如果大陸也向台灣一樣民主,相信我都是一樣的。(或許能保留更多古蹟!!!)
另外物價跟薪資就不用比了。
大陸那麼大的市場,能做起來的就是大賺。
高成長年代怎麼看都好。
但最終還是跟各國一樣,貧富差距大。
國民年均所得高兩倍但消費也高兩倍。
不然為什麼台灣會在幸福國家排在前面??(雖然大家都說有嗎?)
家家乐 wrote:
http://www...(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