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在香港買了房子


hblanyard wrote:
2009 我在美國法拍公寓 4萬美金就可以標下一間公寓 目前租到900多美金
300萬美金 那時後 在san francisco 可以買80間........ 香港果然貴


一般美國房屋建材與香港不同。所以美國房屋折舊比較高。
除非有特殊性不然、美國買地段之外還要看房屋建材與設計來決定保值性.


香港越貴越保值
看香港的財經新聞就知道,香港的經濟受美國升息,美元強勢,港幣也強勢,因為固定聯繫匯率之故,受中國經濟下降影響,越來越不景氣,商用不動產租金大幅下滑,很多舖位空置,二手屋很多蝕本買出,因為之前房地產的泡沫吹太大了,一堆人炒房,尤其大陸客很多跑去香港買房炒作,現在泡沫大到快破了,聯繫匯率又快要受沖擊了,竟然有人在香港房地產還在高位下去投資,真是錢多人膽大

rivegauche1979 wrote:
租90k可能稍微勉...(恕刪)


75K (港幣)也比較難, 約65K-70K 之間
另外, 現在在香港投資真的很高風險
問題不在於美國加息, 而是中國經濟下滑

我不是做金融的, 但是是替一線品牌方面工作
近兩年一線品牌在中國賺的錢都比以前少了很多
他們更推斷來年會更差。而除了中國, 新興地區如泰國及印尼並比之前差的多
香港經濟只會繼續下滑, 樓市應該會再下調到兩年前的水平

再者現在香港政治問題,政府的取向是要把香港變得更中國化
這只會對香港吸引力, 特別是中國的有錢人變得更低
實在想不到為什麼香港樓價估值還這麼高

rivegauche1979 wrote:
交易印花稅3倍 +...(恕刪)


印花稅是23.5%,建商回贈一半

rivegauche1979 wrote:
租90k可能稍微勉...(恕刪)


這個地方不算是商業區,我倒是覺得有點像都更的舊區,其實附近蠻多外國人出入的,走路到西環晚上很多酒吧都外國人
租金就差不多大約70K左右


dittochiu wrote:
最近看MOBILE...(恕刪)


的確01錯亂文很多,但我的不是喔,另外我之前問的問題跟我投資有關係?


kimi8855 wrote:
中了頭獎 這些疑問...(恕刪)


哈哈,這種太難了


Brian Wang wrote:
的確看起來不是傳統...(恕刪)


你說的沒錯,但是因為近中環,外國人真的不少,有外國租客最好,我之前有房子租過給外國人,
交還給我的時候真的很乾淨,不用打理就直接可以再租出去了


hblanyard wrote:
樓主果然實力堅強 ...(恕刪)


其實這樣的能力,在台灣很多人都有的,只是大家都很低調就是了

rricc888 wrote:
看香港的財經新聞就...(恕刪)


這個問題倒是只有近期內會有影響,中國大陸長遠來說還是走上坡的,所以我是沒那麼悲觀
另外以我的經驗香港每一次有樓市調整建才會推出更多的優惠,
其實這時候就是機會了,因為香港房市向好的時候,買新建案都會虧錢,建商賺飽飽,
不會留好康給買家,只有調整期買才有機會取得多一點~
再加上這樣的調整是因為二手持有人資金能力雄厚而造成的
因為近這幾年間香港人買房多數首付都是30%以上至50%
以及主要是買來自住,所以不會因一時調整而降價,
因此反應新建案的購買力很強,
"很多新建案一推幾天便可買6成以上,而絕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在買"(我仲介說的)
這個我相信的原因是因為我去的時候人山人海,而且大多看來都是香港人~

skkaio wrote:
75K (港幣)也...(恕刪)


是的,租金就差不多70K左右
香港銀行能估到這樣的價錢,一定是有他道理的~
長期求過於供,這是很大的原因!



此時此刻投資香港樓市?
別的不說,非本港居民要付上雙倍印花稅,持有成本遠比本港居民高.

在同一社區內的房子,租金水平相似,年化報酬率低於本地居民所買的房子.
在同一社區內的房子,售價也相似,投資報酬率遠低於本地居民所買的房子.

以市場競爭力來說,不管要出租,或者是出售,先天上已屈居劣勢.
以達成同樣的報酬率來說,本港投資者可以較低的租金與售價出租與出售.

香港多數房子都是只有地上權,無土地所有權.

太古城是香港知名的屋苑,少數有999年地契的屋苑,似乎也挺不住.

不過,能拿出HK$2500萬來投資的,都不是泛泛之輩,也都有相當的評估才是.


上週的新聞,港府持續打房的決心仍然不減.
http://www.skypost.hk/港聞/新聞頭條/20151211/001/%E6%A8%93%E5%B8%82%E6%AD%A5%E5%85%A5%E8%AA%BF%E6%95%B4%E6%9C%9F%20%E7%89%B9%E9%A6%96%E9%87%8D%E7%94%B3%E7%84%A1%E6%84%8F%E6%B8%9B%E8%BE%A3/198648

【晴報專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撤辣招要視乎市場四大因素,惟特首梁振英本周二重申不會「減辣」,又指政府沒有責任保證樓價只升不跌,強調政府繼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解決房屋問題。
特首梁振英本周二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政府的責任是通過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以解決市民住屋問題。這問題是因過往樓房供應不足,及有外來需求、炒賣等,出現較嚴重的供不應求情況,故未來會繼續採用「雙辣招」遏抑外來需求、炒賣需求和投資需求,繼續增加土地和樓房供應。
梁振英又呼籲,社會配合政府的土地和住宅供應計劃,因在增加供應過程中,政府遇上司法覆核,影響約1.4萬個出租公屋單位的工程延誤,未能如期動工。他重申,政府非常重視「住」的問題,這個民生的大題目,政府是下了決心去解決的。

梁強硬應對樓市 監察走勢

綜合官場多個消息都認為,房屋政策是特首梁振英競選時的主打政綱,現在才剛見樓價調整苗頭,距離撤辣招相信還遠。有官場中人指,梁振英在樓市問題上,一向是強硬派,曾私下坦言,無人批評今屆政府在樓市問題上有官商勾結。
另一高官則表示,政府一直密切監察樓市走勢,包括關注發展商手上有多少貨、出貨速度等,政府在供應上全力覓地,要面對司法覆核,地區上又有阻礙。他認為樓價剛見下跌苗頭,雖較多人說是轉角位,但仍未能百分百確定。至於會下跌多少,各方有不同預測,有些人估計未必會下跌太多,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內撤辣招。
========================================================
加息陰霾 太古城兩房劈230萬沽
10月二手樓價 19個月首跌
http://www.mobile01.com/post.php?mode=reply&f=356&t=4646009&u=2746937&p=3
【晴報專訊】10月二手樓價按月跌1.11%,是近19個月首度錄得跌幅。隨着加息勢頭逼近,打擊業主持貨心態,市場接連錄得劈價成交。太古城一兩房單位,一個月內急減230萬元求售。學者料樓市大瀉機會不大,但預計明年續下調5%至10%。
鰂魚涌太古城冠天閣一高層、593呎兩房單位,業主為投資客,持貨六年用作收租,至上月初轉租為售,叫價1,180萬元,其後調整至1,050萬元,近日最終以950萬元成交,累減230萬元,減幅為19.5%。
中原區域營業經理趙鴻運形容,業主是「割愛」求售,「業主知想快點賣出,就要有個較吸引的價錢」,成交價較半年前市價1,100萬元,跌達14%。他指目前太古城有417個放盤,當中一成業主願減價,「主要受加息的心理影響,因若加0.25厘,以30年還款期為例,每100萬元供款增200至300元」,直言看淡後市,成交會持續萎縮,預料本月僅單位數字成交。


樓主您好~

在香港買房受惠金融與政府管理似乎相當有競爭力, 想請問大大

醫療 與 學區 是否與台灣差異不大??
這篇好有趣,平時的多多變空空。

香港住過好幾個地方,民宅,除了接近羅湖那個鄉下房子超大,市區的都超迷你。十幾坪的香港人都說大了,34坪大概只比無限量級差。
飛天小麵包 wrote:
最近買了一間香港房子作投資,雖然價格在台灣可以在台北市蛋黃區買一間不錯的房,


是阿.....台灣人怎能輸那些大陸土豪....

跟他們拼了....哈哈

----------------

大大應該是覺得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房子太LOW....看不上眼吧...

土豪想法跟大家是不一樣的
難怪香港人想移民到台灣
三十多坪 在他們眼中已經豪宅了
而且又比他們的十坪房子便宜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沒錯,香港人反而移民台灣增加
http://www.thestandnews.com/%E5%8F%B0%E7%81%A3/%E6%9C%B1%E7%AB%8B%E5%80%AB%E6%8C%87%E6%B8%AF%E4%BA%BA%E7%A7%BB%E5%B1%85%E5%8F%B0%E7%81%A3%E6%BF%80%E5%A2%9E-%E5%8D%81%E5%B9%B4%E5%8D%87%E9%80%BE%E5%9B%9B%E5%80%8D/



首名訪港的在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台港論壇」期間指出,台港兩地交流日增,港人移居台灣的數目在10年內激增四倍,至過去一年的7600人。他又指香港充斥內地旅客,導致生活擠迫,令港人喜歡到台灣旅遊及定居。

香港電台報道,身兼台灣新北市市長的朱立倫表示,香港人搬到台灣居住的情況愈見普及,由10年前的1600人,增至過去一年的7600人。按此計算,增幅接近四倍。朱立倫認為,台灣吸引人的並非是風景,而是慢活的生活態度。他又指台灣的優勢在於人情味、對人關懷,以及重視青年人及長者。他表示,台灣成為宜居城市,強調錢夠用就好,賺錢並非目的,把錢用在最適當之處,是台灣最大的改變。

朱立倫又發現,去年到台灣的港澳旅客有125萬人次,比前年多了一成八,比十年前多了大約90萬,反映兩地交流越來越密切。他認為香港有太多內地旅客,令港人認為生活太擠逼,令到不少香港人喜歡到台灣旅遊及定居。他引述數據指,香港每年旅客達6000萬人次,其中大陸旅客佔4000萬,而台灣去年旅客人數只有980萬,大陸旅客佔不足400萬。






他又指,開放旅遊「不一定所有人都獲利,做生意的很開心,民眾不一定開心」。他舉例指台東一棵大樹因金城武廣告一炮而紅,成為景點,吸引大量旅客慕名而至,結果當地居民卻氣得把大樹砍掉。

朱立倫是次訪港前,已先行到訪新加坡,他將會與特首梁振英會面。



連結:蘋果日報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