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房屋是買來住的不應該變成投資商品

eva123eva wrote:
打房很簡單 只是政府...(恕刪)


這個方法比較可行,不過就像上面所說,政府有其特定目的,含加速建設與徵收等等...所以國家財政與經濟發展考量下,他本來就想促進消費。要不然美國就不會在1995年代,搞出個信用卡,來擴張人民消費了!那也是拿個人自己未來賺的錢來花..也是有害啊..那為什麼搞?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與消費!!
harry689 wrote:
電視說 : 在德國買...(恕刪)


是的,資本主義發展到最後,是所有人民都是銀行家的奴隸。但是至今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

這很久前就有人在討論禍根跟解思考如何解決了,請看https://youtu.be/3xaQvyVh5j0
cherry40727 wrote:
建商不蓋就政府自己成立建設公司自己蓋,自己招募工人以合理的薪水,讓那些工人不用失業,蓋完在用合理的價格賣給需要的人,並限制只能賣給政府,在立法徵收屯地稅,話說每個政策,都有一方穫得好處,一方會有壞處,不可能公平,現在就是看政府要照顧大老闆,還是一般努力的上班族.

有一點我想不通在國家財政不好的情況下,一些工程為什麼不公家自己做,一方面不用給包(奸)商賺,一方面也可以讓那些底層的工人有更好的薪資,既然奸(包)商不好好照顧努力的工人那我政府自己來照顧不行嗎?


我12樓文章寫得很清楚為什麼政府不這樣做喔,你回去仔細看看就明白了!
政府放任大家把房產當作投資標的結果就是大筆資金不斷進入房市把撐高~
投資人認為投資房產只能賺不能陪,一旦下跌就是政府的錯!

大家不想把錢投資在產業升級和新創產業,他們認為這類投資風險太高又賺太慢,結果就是國家競爭力的損失!

贊成把房市打趴! 雖然短期內會造成經濟不景氣,沒人買房就沒人裝潢和蓋房、工人就沒工作,漸漸擴大到大家都不景氣,但只要撐過這幾年,等經濟導向正確方向不再依賴房市撐經濟,相信大家未來的生活會更好!
fonzerd wrote:
很好的理想但是~假設...(恕刪)


所以政府還要從買方這邊下手啊

成交價一億表示這個地方就值一億,那就課一億等級的稅

cherry40727 wrote:
蘆洲我2004年買...(恕刪)

所以你蘆洲的二十年老房一坪四十幾萬????未免自我感覺太過良好了吧!
資本主義,商業社會,說這有什麼用呢? 除非像北韓這樣的共產國家,土地房屋就不會成為投資品
chaoci wrote:
政府介入根據周遭環境與生活機能訂一個標準價錢,再加上折舊,最後交易金額超出折舊價部分全部用稅收抽走,年限到後拆掉重建,沒有利潤就沒有炒作。不過說得容易做的難,加上很多政客都靠這個賺錢,怎麼可能自斷財路⋯⋯

大哥
您太理想化了吧?
還希望政府訂一個公道價勒?
有房的人希望賣高
沒房的人希望買低
政府訂怎樣的標準價錢
都一定會有人抗議或不爽

讓每個建物買價與賣價的所有歷史紀錄保存下來並可供查閱
還比較容易達成

cherry40727 wrote:
才10年我住的地方...(恕刪)


根本倒因為果,沒賺到葡萄酸?取暖可以理解,相對貧窮的人常常心態會變得很馬克思主義。

房子是因為台灣經濟的正向發展,GDP不斷增加,投資有利可圖,才會變成投資工具。

你可以宏觀一點的去研究一下那些GDP不斷下滑的國家,幾乎沒有人在投資房地產,因為房子根本無法當作投資工具。

哪天台灣在國際經濟競爭力被擊敗,GDP下滑不停時,你可以看看誰投資房地產,說不定你連工作都沒得做,天天上來喊革命。

目前國際最夯的敘利亞,房價低到不行,你可以快點過去。

Sunnycat40 wrote:
是的,資本主義發展...(恕刪)


你可以自己當銀行家,沒錢可以募資,大多銀行家第一代都是募資出來的。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