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sai wrote:這份統計數字是內政...(恕刪) 很簡單啊...少的幼年人口(14-15歲之間)跑到工作年齡人口了我倒覺得只看兩年的數據不太客觀..應該拉個10年或更多資料來看~如果是弦波形trend chart就表示這是只是一個過程若是幼年人口持續下降才比較能廣義判定為少子化目前的老年人口多為戰後與經濟起飛時期出生.生育率自然會比較高現在年輕人誘因太多加上經濟普普自然比不上4.50年代的生育率
empirepenguin wrote:2015 4月底,全台灣分齡現存人口數 歲 ** 人數*** 歲 **人數(萬) 64**25.7*****14 ** 29.9 63**29.5*****13 ** 25.1 62**29.2*****12 ** 24.5 61**30.3*****11 ** 22.4 60**32.3*****10 ** 21.6 所以這一年半以來~~65歲以上人口每個月增加1萬人....明年開始是以每個月2萬人以上的數量增加
chihung1105 wrote:人口壽命越來越長,老人數量是會佔更多比重。越老的人越需要醫療,雖說有些退休的人嚮往鄉下生活,但終究還是在都市內生活更方便。 john0002 wrote:都會區50公里內的鄉下,應該會很熱門.種種菜,一天內容易往返的地區. 50公里好像有點太遠,半徑25公里比較差不多,正所謂的離塵不離城...而且年紀大了,好像會不喜歡住透天,每天上下樓梯對他們挺吃力!!認識幾個長輩都把透天換大樓
台灣未來的狀況推估再過個10年左右 確認年金勞保健保公保軍保若不大改革 將即刻宣布破產(這十年間應該會有2~3次小改)屆時的勞動人口 怎麼撐得起這些model錯誤又一錯再錯的退休福利 (因為沒有政黨敢大改)台灣人屆時去國外打工的人口比例將大幅增加 也是常態是因為產業失衡, 磨擦性失業的結果 (這狀況會持續)義大利 西班牙 甚至曾經富裕的一兩個北歐國家的勞動人口, 都面臨不得不出走的命運房產投資, 不用很用心的推敲 就知道命運如何其實北部已經過了時機點, 中南部很多地方是很好的出脫時機這波房產高原期(最高點)應該差不多是兩年, 下次要爬得上這個高原 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接下來的很多年 沒有經歷過房產循環的年輕人, 會開始sufferpay for your le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