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會需要買房的人大多是青壯族群,剛畢業退伍的,剛要結婚的,結完婚有小孩想要有個完整的家的人.
這些人正是消費的主力
拿我朋友做個舉例好了,退伍不久認識了個女孩,想結婚,女孩母親說,希望他能買個房當新房.
於是乎朋友貸了600萬買了間房,他剛上班沒幾年,薪水只有3萬初,女的也只是兩萬多,兩個人的收入有一半拿來還貸款,
日子過得不是很寬裕,但還是過得去.
隨著時間快6年過去,兩個人的薪資收入也逐漸增加,但老大,老二也相繼出生,開支也逐漸增加
前陣子遇到他,問他過得如何,他的回答還是"日子過得不是很寬裕,但還是過得去"
這6年來,他的存款幾乎沒有增加,我們聊了一下,結論是到他退休前可以把房貸還完,但在還沒領到退休金前,他的生活永遠只是
"日子過得不是很寬裕,但還是過得去"
如果今天所有房貸的人都只有一半的房貸,我想這些消費主力會更有勇氣來出錢來享受生活,他灣的經濟活水會更流暢
而不是被房貸綁死
窮人買得起房怨念自然低了!
那種"反正我很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人會變少
所以房價跌讓大家都買得起對富人其實也很好
至少仇富的人變少了社會案件應該也會跟著降低
我就是幽靈人口就是我/\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