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7011 wrote:看到這種發言就忍不...(恕刪) 據說這種中年人批評年輕人的字眼, 在埃及建金字塔的時代就有了, 考古學家翻譯那時候的文字就有"現在的年輕人xxxooo", 我也是中年人了, 說真的, 今天的畢業生要找工作實在比我兩千年那時出社會來得困難.看到目前的社會經濟情勢, 真得很憂心, 被邊緣化是避免不了的事實了.
講得真的是一點都沒錯。9/28檔期 [華固新綠洲] 推案364戶雙子星27F大樓排順位,10月中公開價格55-65萬/坪取平均50萬就好,打7折,35萬。我不要太狠再對半就好,18萬差不多。也就是打3.5折左右。麻煩政府用力打,房價要跌6~7成才符合社會正義!
別挑起仇富的情緒,我想大家要的只是合理的「房價/年收比」。大家都20年「省吃儉用」,只為了買房,對內需產業真的是好事?對國內經濟真的是好事?當年消費券每人只發了一點點的錢,這些錢流動起來就可以帶動多少的經濟活動?更何況是綁20年,每個月2-3萬左右的錢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這些炒房結構,台灣的「內需」產業會這麼「內虛」嗎?內需產業能起來的話,對整個就業市場、薪資結構都可能有正面影響,房地產真的是經濟火車頭嗎?我只覺得這個火車頭把台灣經濟帶入一個死胡同,讓房地產泡沫愈吹愈大。要說炒房亡國,一點都不為過。
knift wrote:別挑起仇富的情緒,...(恕刪) 講得好, 台灣經濟的火車頭是電子業吧, 如今紅色供應鏈, 對岸急起直追,............而某些人賺錢的管道還是賺自己人的錢(房地產就是), 不懂得去賺外匯.還經濟的火車頭勒, 所有人都不事生產, 炒房產和股票就好了.炒房亡國........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