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藍白雲白 wrote:HI 請問大家,現...(恕刪) 售屋網站上的價格是給買方砍價用的,看看就好不用太當真,我有看過591開價13XX,最後屋主要實拿11XX的,實價登錄也是有他的參考值,只不過買方是參考周邊的實價登錄的最低價,而屋主是看實價登錄的最高價,我那時候談的時候是用最高與最低的平均價的9折去談(出價太低屋主根本不會理你),這當然也要看當時大家對房市看漲還是跌,車位部分,機械車位我抓一坪價格的3倍,平面車位是4~5倍,當然這是看你買的地點與地下幾樓有關,心中有把尺就好。能透過管道去了解屋主為什麼要賣最好,這樣就可以知道屋主急不急,最好能問到屋主要拿多少,收集的訊息越多就知道出價要怎麼出。當然你也知道出價之後很少一次就成,如果一次就成的話你會懷疑你是不是盤子或是這屋子有問題,過程中一定會慢慢加碼上去,加碼的話也不要一次加太多(我岳父當年急著買給他兒子娶媳婦,一次就加到50萬,被我丈母娘罵到臭頭),從10萬慢慢縮到5萬、3萬等等..最後就拿包包走人..(我就是拿包包走人時成交的..也不是演戲,是沒錢追了)當然出的價格還要預留仲介費以及後續的稅費(這都可以先問仲介)、裝潢等等的開銷,還要評估可貸額度,這樣就是你可以出到的總價,超過談不成了也不要再追,就算追到了銀行貸不下來成數也是白忙,甚至於可能會被沒收斡旋金,就當作這間與你無緣就好
你自己認為.低於實價登錄賣的可能性多少...實價登錄..都是成交的..談過價的.也就是買方殺過價的價格.屋主也讓步的.你是屋主.如果脾氣不好...出低於實價登錄.我想你可能就不會賣了.如果是我會出實價登錄的價格...去買.這樣雙方才有拉距的空間.談下去的可能.
藍天藍白雲白 wrote:HI 請問大家,現...(恕刪) 1.開價不管 看實價登陸"平均值" 正負三萬2.請銀行估價 順便問貸款成數實價登錄都是假的!?至少我成交登錄上去的都是真的...真不知道這謠言從哪來的 10件有一個是假的就很了不起了...真要從實價登錄六折出起... 如果有屋主願意實價登錄八折請跟我說 我願意買(限雙北 自住...)
365日久見人心 wrote:實價登錄..都是成交的..談過價的.也就是買方殺過價的價格. 別忘了實價登錄的價格就算是真的還要再扣去賣方的仲介費(4%)才是真正的成交價所以1000萬的實價登錄 - 4%賣方仲介費40萬 = 成交價960萬難怪實價登錄後 會造成同一個社區價格一直疊上去的錯覺
實價登錄上賣了1000萬。現在你要賣,不管你是多少錢入手的。有可能低於1000萬嗎?應該不會。除非你是缺錢的很,這就是人性。當初要買房時,看了20幾間吧。大部份都不缺錢。你開六折價,七折價怎麼可能買得到。實際成交都在8折到9折,看屋主想實拿多少或是仲介多加了多少上去。沒有一個準則。當然你開六折價,七折價,仲介根本不可能去問屋主。只會每天給你下狀況。仲介都知道屋主想實拿多少。差太多根本不敢跟屋主談。
lee0715 wrote:借板問一下我比較好奇大陸共產制度下的不動產有"傳子傳孫"的財富繼承效果嗎不知您是否有相關的資訊分享一下私以為如果大陸房地沒有"傳子傳孫"的財富繼承效果的話~~~我想買塊農地來放了 我在大陸十多年了,現在也還在大陸上班,自己也有買房投資,算是比較了解的大陸的房地產規定比較複雜,而且會根據城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定1.城市的部分1.1土地:是國家的,國家擁有所有權,他只出讓使用權,簡單來說,國家(即地方政府)只出租土地,不出售,比如說,地方政府整理了一塊地出售(這裡的出售就是出讓使用權),住宅用地一般是70年的使用權,工業用地是50年,商業用地是40年,也是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開發商(台灣叫建商)會來出價競標,價高者得,得標後進行建設,至於使用期到期后目前無明確的規定,因為土地只有使用權,所以無需繳稅,而台灣的土地因為是擁有所有權,所以有土地稅1.2房子:房屋本身是有所有權的,有房產證,目前上海及重慶有個城市有房屋稅(大陸叫房產稅),其他城市則無1.3相關政策:前幾年因為房地產價格大幅攀升,跟台灣很像,所以大陸在2010年有出限購政策,目前應該只剩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城市有在限購,意即外地戶籍在該城市只能購買一套,且需提供相應的工作證明(證明必須是當地交稅、交勞健保記錄),還有其他細節等等,貸款也有限制,首次貸款買房的,首付三成,利率為基準利率,如果以前曾經貸款買房,現在要再買,則首付六成,利率上浮10%,要在買第三套的則不準貸款,只能全款,這個叫做限貸政策,而且房子在取得五年內出售的,會被收取20%的所得稅(類似台灣的奢侈稅,但台灣為2年,大陸為5年),奢侈稅及限貸是全國通用,限購則只有指定城市(之前有很多,現在因為房地產低迷,只剩下上述四個城市)2.農村的部分2.1土地:是村集體所有,根據現有人口來分配土地,分到的一樣是使用權,因為有新生兒及人口死亡或外遷、遷入,所以每隔20年或30年或N年(根據村的規定)會再重新分配一次,土地又分為耕地及宅基地(類似台灣的農地、建地),本村戶籍才可以相互轉讓(也就是出售使用權),外地人員只能向其租用2.2房子:有了宅基地,要去村子里報批(有的甚至要到鄉政府),審批過後才能建房,憑「集體土地使用證」及審批同意的文件(有的地方叫做建設規劃許可證)就可以去換房產證timjan wrote:http://www...(恕刪)
照上面強者邏輯每個屋主都不缺錢 誰會賠錢賣? 但貸來貸去的可以撐住玩一輩子? 打腫臉充胖子的賣家也是一堆實價登陸是基本盤 打折開價誰理你? 好棒棒 那請跟你仲介說低於實價登錄都不用來談 敢來談我就不給你賣我倒想看看有多少仲介想幫你賣說穿了 在供大於求 情況下 價格除了拱上去的還有其他原因嗎?台北市需求超多絕對不會跌? 新聞不是只有一天到晚報哪裡漲的 最近好像有說到哪裡小小跌了一下買在高點 就是你揹 買在低點也是你揹與其來這裡看那些或問那些只想找傻盤子的腫臉胖子不如實際衡量自己能力到哪 撐得了就好 不是嗎?多做點功課比較實在 有書有估狗 靠自己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