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y. wrote:
2015年看到這篇縮手沒買的人,如今2022年再去看房價不知道做何感想
當初寫這篇文章,只是要說房子不是任何時間都是買點
因為當時房市熱到爆炸,房仲代銷鼓吹大家進入追價競價模式...
所以"自住沒差"就是當年很多業務的行銷口號~
我的觀點是,房子那麼貴的東西,你要買就要殺~就要撿便宜,畢竟貸款是你每個月都要付的長期支出,
如果你不再乎每個月多個那幾千塊甚至幾萬塊,說真的我很難相信未來你會變得有錢。
所以當時發此文,不是叫有需求的人...千萬不要去買房...別搞混了。
至於你要不要哪個時間點買,是否任何地點都適用...這個完全看你個人財務能力和機運
我2015發此文,當時雙北的確是高點
我2017年買新房,比起當時實價低了15%以上
比對信義房價指數,雙北15年真的是相對高點,那時買的不會撿到便宜,但16~18年都有便宜可以撿。
其他縣市是否都是如此我不知道~你有興趣可以研究。
另外,我相信好地段的房地產是長期會增值的~但那是非常長期...不是看短期暴利。
所以2020年疫情大印鈔導致房地產再次出現"井噴",是個特殊情況,
這次讓房地產如2010~13年那幾年一樣,出現短期上漲的異常暴利,
15年後房地產有一波持平甚至下修,很簡單就是美國在收資金。
然後以後你的人生會不會那麼幸運在遇到美國大放水讓資產翻倍,我不知道
只能說~你要投資要買房,就要算好能承擔的貸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