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的狀況是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前美國的狀況,那時主要是因為二胎房貸。 就是美國房價在本世紀初期,大幅上升,部分投資客利用原本的房屋進行在價格鑑定,然後向銀行借更多錢。
台灣銀行在放貸時候有比美國嚴謹很多的規範,而房屋是屬於實質的資產,短期市場上的價格波動,並不會影響房貸的額度,而利息是依照當時的簽約,即便有浮動也大約是依照公告的利率(受央行引響)來變動。
25年前的無殼蝸牛後,李總統的一坪六萬,是政府出過最重的手段(....目前狀況非常困難...),由政府正式向市場機制挑戰,房價大約被打下2~3成,主要是市場上面有低價的供給(國宅),並且建商和開發商面臨土地供給的減少,才做到的。 但是在李登輝最後一年暫緩執行,93年在民進黨主政時期正式終止,並開始釋出原本政府收購的土地 .......... (給建商)。
李登輝時代,因為當年的經濟起飛,政府$$$,可以收購土地,但現在台灣政府已經...........
目前資本利得稅(或是兩稅合一)的手段,只能夠減緩房價的上升,因為只對賣出房屋「賺錢」部分課稅,所以只要賣家不要「賺」太多,稅並不會很高。
即便立委諸公們良心發現,肯讓有良心的行政官員再啟動政府力量,最多房價也只會被打下2成~3成,以目前台灣銀行所要求的自備款標準,銀行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賠錢。
(假設你買房子1000萬,自備款300萬,向銀行借貸700萬。 未來房價跌到700萬,對銀行沒有影響,只要你持續還款。 在你不能夠還款的情況下,銀行可法拍你的房屋,讓銀行不賠錢。 所以,你的利率,只要你案時還款,是不會有影響的。 )
dell wrote:買新攤舊,舊屋出租,我是覺得就算你舊的想租未必租的出,未必可以租到理想價格,出租率未必滿載(有空屋期),這樣的財務槓桿操作要小心,如果舊屋已經造成了你財務緊張,你再操作這個,假設有一個意外,你會被財務逼死吧
請各位大大解惑問題:...(恕刪)
KStoday wrote:
買新攤舊,舊屋出租,我是覺得就算你舊的想租未必租的出,未必可以租到理想價格,出租率未必滿載(有空屋期),這樣的財務槓桿操作要小心,如果舊屋已經造成了你財務緊張,你再操作這個,假設有一個意外,你會被財務逼死吧
贊同,少數的屋子,有不錯的報酬率。
但更多房子出租報酬率很差, 甚至房租還不夠繳房貸。
更重點是租屋有其風險。 有一個住台北的朋友之前租屋就是遇到不好的房客,
後來花了很多錢跟時間,才把房客送走,後來寧可屋子空下來,不想再出租。
最慘的是,有一個住嘉義朋友出租屋子,想說租給大學生較單純。
結果去年因為瓦斯外洩,死了幾個房客。
朋友(房東)被起訴,目前還在訴訟中。
flyergnk wrote:
之前在看法拍屋
有人會貸款買房
然後脫產(把現金錢全轉到另開的帳護)
等著被法拍
然後再用親戚的人頭 開高於法拍水準的價格 買回來
要注意喔,有可能會被買走。
當然實務上,有方法可以讓其他投資客不敢買。
這樣確保可以低價買回。
脫產者,可以申請破產保護。
我家裡十幾年前,也是因為父母買錯屋子(政府建的國宅)
屋子建築的品質有問題,加上管理不善, 屋子爆跌。
欠的貸款還比 屋子的市價低。最後還是沒搞法拍,買回這套 (即便我知道方法)
建議還是認份,買錯就認錯,債務該處理就處理。不要搞太多小動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