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房屋議題正義


swiven wrote:
在此感謝各界朋友的參與討論,

討論區原本就是需要包含各種的聲音, 才能探討出比較合理的政策方針目標.

這才是討論區最大的目的.

若有其他意見與想法都歡迎說出給大家供參考, 也能讓其他人多多聽見您的心聲


呵呵! 少來這套了,開版樓主

弄個聳動的標題 "強徵" "強奪取" 將稅改汙名化,再來說"探討出比較合理的政策方針"

這是哪一種"討論的方式"啊?

擺明就是激化挑起反對稅改者的神經吧..


開版樓主要不要先解釋一下何謂 "強徵" and "強奪取" ? 解釋一下吧!

JINDERLANDOFFICE wrote:
強者用影響力,改變了規則,讓多數人(多數形成的強者)都認同,就變成所謂的"正義".


樓主你中計了

根本無需延伸討論何為正義,這是開版樓主嘴砲的所設定的局


"強徵" -->>> "正義"
"強徵" -->>> "正義"
"強徵" -->>> "正義"
"強徵" -->>> "正義"
"強徵" -->>> "正義"

看起來好順口歐,政府"強徵"有房者的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感覺好不公平歐,沒有正義!!

就當作簡單的稅改就好,反而從稅制公平角度來說房屋交易所得稅是低到沒有公平正義 (相較綜合所得稅來比)

swiven wrote:
最近台灣瀰漫著討論各...(恕刪)


The tree of Liberty must be refresh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the blood of Patriots and Tyrants.

回顧人類的歷史,為了成就勝者口中的理想,需要埋葬多少人,
與其探討要埋葬哪一方多少人才是正義!
也許可以回頭想想,為何會出現「不正義」以及為何會想要在「資本」主義中求「正義」?
讓我們再用另一個可能的情境思考一下:





swiven wrote:
讓我們再用另一個可能的情境思考一下:

甲跟乙都是一樣年收入50萬.都是一樣的年紀,同一時間開始工作.

甲出社會開始工作,拼命存錢,生活幾乎沒有額外的開銷,20年後總算存了700萬而買了一間房.

乙出社會開始工作,拼命花錢,經常旅遊出國,常買一些非必要品的奢侈品,20年後只存了不到300萬!

而當甲這麼辛苦唯一存錢目標就是希望買房,苦了20年後,終於如願花了700萬買了一間房!

而乙因為把賺來的錢花費用在其他很多地方,造成20年後買不起房子!

但等當甲幾乎花光積蓄買了房子後,政府忽然大力介入所謂的"稅改"來造成房屋的價格大降!

而甲辛苦與節儉存了的資產,卻面臨了幾乎腰斬的窘境!

而乙享受了更多的精神物質生活,20年後再對社會喊出買不起的怒吼需求後.....

而政府忽然這樣大力介入推動所謂的稅改, 是否是因為為了符合社會更多乙類族群的出現,

而進行所謂的迎合乙類族群的需求而對甲類族群的不公平呢?

這也是值得考慮的一個環節, 因為這社會上真的存在很多過去努力存錢而後來已經買房的人!

謝謝 ^^


swiven wrote:
但等當甲幾乎花光積蓄買了房子後,政府忽然大力介入所謂的"稅改"來造成房屋的價格大降!


呵呵! 又在危言聳聽了.... 整段文章真是慘不卒睹

這個大家可砲的點可多了..... (房屋價格請參考股票市場,為什麼有人要追高呢? 呵呵)

歡迎樓下先

另開版樓主要不要先解釋一下何謂 "強徵" and "強奪取"啊?
swiven wrote:
讓我們再用另一個可能...(恕刪)


樓下來之前我已經先忍不住快笑倒了

1. 稅改跟房價有何關係呢?

2. 明明就是稅制改革你幹嘛一直聯動房價呢?

3. 奢侈稅推出明明就是讓房價更高,不是嗎? 反而推高房價啊

4. 房地合一也是推高房價的"德政"啊,明明一堆人說會將成本灌入房價加價賣,不是更好?

5. 對了! 降息時樓主怎麼沒有出來哀? 讓投資客持有成本更低

6. 對了! 推都更時樓主怎麼沒有出來哀? 一堆都更行情推高?

7. 對了! 推重劃區時樓主怎麼沒有出來哀? 一堆重劃區行情價?

8. 對了! 捷運及各種大眾運輸推出來時樓主怎麼沒有出來哀? 一堆捷運高價宅?

怎麼人家要進行稅改時你就出來哀了?

而且哀的八桿子打不著!

房地合一明明對於房價只有堆高效果,各種成本加進去,加價賣,房價更高,對於要賣屋者更好。(隔壁某樓說的)

而對於有屋不想賣者根本沒差,反而紙上行情更高。

先不管房地合一到底會不會實行及閹割多少,到底如何才能讓台北市一間老舊華廈從一坪65萬腰斬成37.5萬啊? 我最近剛買第二間就差不多65萬.....

開版樓主你要有"論述"出來,不光是用意識形態的搞笑推論及灌上一些"正義"就以為自己正氣凜然啊?


房地合一或不管政府各種政策出來,你不賣,就沒有人動的了你

你要賣,不管各種成本,反正你就加價上去,原本市價行情2000萬,你就賣個3000萬,怎麼可能房價腰斬? 不可能啊!

不管怎麼樣,你就是加價賣,這樣怎麼可能會有損失?
政府現在完全沒有考量課"持有稅",只有交易所得稅,有房者應該更大力支持啊,可以加價賣,更好啊!


大謬誤! 而且稅改是"甲類" "乙類" "丙類" 通通適用,又沒有針對性,一視同仁啊。開版樓主你要不要去看一下草案啊? 乙、丙類有房子也適用,沒房子本來就沒關係。

而房價是決定在你要賣多少,人家要買多少,更稅改完全無關啊!
而房價是決定在你要賣多少,人家要買多少,更稅改完全無關啊!
swiven wrote:
PS: 補充丙..

丙跟乙也是類似,把所得用在很多生活娛樂花費上,20年後甚至存的比乙更少!只有200萬!

但丙卻選擇了不去買跟甲一樣的700萬房,

而選擇生活地點與機能比較差,但他當下可以負擔的200萬房!


觀念錯誤啊!

甲乙丙跟稅改完全沒關,跟房價也沒關!

買不起房跟稅改沒有關係,政府另有推社會住宅、合宜住宅或國宅來針對這些族群
房價腰斬也跟稅改沒有關係


一切都是供需

你有一間房市價2000萬,你要賣個3000萬誰能耐你何呢 ?

政府完全沒有限定你的房子只能賣多少啊....這是自由市場經濟啊 (還有那隻手)....
不知道該怎麼回,就小弟的經驗提一些吧,
房價【可以】腰斬的原因,純屬泡沫造成,也就是心裡附加價值,
房價最初回到成本,是稅+地價+建築成本,這三項是砍不掉的,
稅增加只會將成本拉高,理論上房價應該向上,
當房價被腰斬的時候,被砍掉的部分只有可能是膨風出來的,也就是過高的利潤,
甲的狀況,被當盤子無誤,
腰斬只是回歸成本,回到房子本身的價值,
買在高點和政府無關,那是理財有問題,

參考

Johnny_depp wrote:
一切都是供需

你有一間房市價2000萬,你要賣個3000萬誰能耐你何呢 ?

政府完全沒有限定你的房子只能賣多少啊....這是自由市場經濟啊 (還有那隻手)...



房子適合拿去 自由市場經濟嗎?

政府只要 課資本利得稅 課到滿點...居住就正義了...

也不會再有炒房這件事了, 只剩下 你願意花多少錢去住而己..


我是新好男人 wrote:
物極必反~當經濟社會...(恕刪)




歐洲 , 紐澳, 加拿大 是公認最接近社會主義的國度, 這些國家算均富吧.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 , 慘業被"沒有"的政策搞的四分五裂, 商人們只能自生自滅.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