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家戶所得,平均, 就是50%是 148 萬 , 不是200萬這是台北市政府的統計公佈資料, 查一下就知道這148萬不是只有薪資收入, 還包括業外所得不是一個人賺的, 是一整戶人,集合起來的台北市房價平均是2053萬以148萬要買 2053萬的房子,是不吃不喝 15年這是屋奴房貸支出在台北市家戶統計已經超過 60%通常的國際標準為房貸支出/收入得為 1:3 才是正常由2%房貸倒推合理的房屋總價, 房價每戶平均為800萬才是符合收入的正常值不是2053萬盲點在於"紙鈔可以換多少物品" , 是一個變動值, 不是一個固定值, 價格本來就是浮動的當2008年,政府和銀行,欠下有龐大債務要清償時,手上卻有一堆的不良資產? 怎麼辦?如何把債務變小?如何把房子賣出去?新台幣的價值有二種, 一種是黃金本位價值, 另一種是發行的紙幣價值。只要先暫時犧牲紙幣的帳面價值, 讓貨幣貶值, 讓錢變薄, 欠下的債務對比於貨品價格, 就相對變小,利於銀行還款。如何做? 就是讓貨幣供給額增加, 印鈔票鈔票變多了,物品/土地並沒有增加,價格相對變貴,所有物價開始起漲鈔票就不值錢了,紙鈔變薄, 銀行的虧損實際金額也會縮小。操控物價和紙幣的價格比率,讓紙幣貶值(紙幣貶值不過是帳面上的數字),負債就會減少當政府和銀行,手上有一堆不良資產,怎麼辦?印鈔票,印鈔票,印鈔票當鈔票變多,紙鈔變薄,物品/土地相對就變貴, 不良資產也會補漲,變得奇貨可居會一直漲,卻沒有回檔的,是內線交易(胖達人), 是老鼠會,是龐氏騙局物價會一直漲, 漲幅隨GDP成長是正常的。但是,房屋自2008年以來的漲幅, 是"超過GDP成長"數倍的漲幅這是政府,銀行,建商,代銷,房仲, 投資客,共同努力的成果2008後,貨幣供給額多了一倍,這是被操控的, 錢太多了, 錢也就變薄了,薪水變少了!游資無處去? 營造良好的炒作房地產的條件凱因斯曾經說過:“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多數人貧窮的過程當中,卻使少數人暴富。”一般的民眾只是棋子, 不是這場賭局的玩家政府釋出公有土地, 都被以超過底標數倍的價格搶標, 炒高價格。政府以公共利益為名,以農地價格徵收, 再轉賣給建商, 還能以都更的名義, 幫建商拆房子 。建商以建地的價格,再賣給投資客囤房,投資客再加價賣出 。這一層層的轉手, 就是老鼠會的手法, 中間有多少手的剝削? 這就是一種多層次傳銷, 是一種"龐氏騙局"。目前的高房價根本不是市場機制,不是因為GDP成長,不是因為收入增加,購買力上升,增值並不是房屋自然增值,而是來自下一個投資客所投入的資金 。房屋再繼續加價賣給下下一個投資客他們真的相信房價永遠不會下跌,而且購屋者永遠不會減少。投資客經過槓桿操作炒房、必須仰賴資產價格不斷的提升才能存活 。炒房和傳銷(老鼠會)是類似的手法, 當上一個投資客賣給下一個投資客, 就像上線和下線的關係。上一個投資客的獲利,並非來自房屋隨著整體GDP或的物價成長的增值,而是來自下一個投資客的資金 。所以當炒房客許諾一個超過"正常漲幅"的"房價",並誘使下一個投資客投入資金購買,以這筆資金讓前一個投資客獲利,這樣的行為在德國被認定為是一種Betrug 欺詐。這是一場"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完全是傳銷-老鼠會的做法決定龐氏騙局(傳銷-老鼠會)的利潤,是必須納入更多的市場玩家,並且生產更多的鈔票。一旦新加入的投資者減少或停止,龐氏騙局就會崩潰。「超貸」,更是台灣房地產市場的一種「專業」投資客運用「超貸」,擴大財務槓桿,用更少的資金博取更大的利益,控制更大的市場範圍,創造不敗的投資炒作環境。「超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做假的買賣契約。將實際1000萬元的交易,製作1500萬的契約,一旦銀行不察或內外勾結,七成房貸就是1,050萬。有銀行鑑價的保證價格,房價還會泡沫嗎? 不僅無需自有資金,還有50萬可做裝潢,再用更高價格賣出獲利。房價自然被不斷抬高,而沒有泡沫化銀行有沒有"淺野支店長"和"西大阪鋼鐵"內外勾結的關係德國銀行有銀行抵押貸款法"Hypothekenbankgesetz (HBG)在台灣, 超貸可以經濟犯罪,背信, 詐欺來法辦嗎?對於不動產實價登錄、實價登錄真的是實價嗎? 有查左手賣右手,低價高報嗎?資料當中漏出很多操作的痕跡所以當炒房客許諾一個超過"正常漲幅"的"房價",並誘使下一個投資客投入資金購買,以這筆資金讓前一個投資客獲利,這樣的行為在德國被認定為是一種Betrug 欺詐。德國刑法有一個財產犯罪,詐騙是以"非法致富"為目標。對受害人以虛假藉口或掩蓋事實,欺騙而獲利,損害它人或第三者的資產。欺詐是犯罪行為的侵犯財產犯罪。受保護的法益是"非自由處置財產"的所有者。Kapitalanlagebetrug投資詐騙投資欺詐是另一種形式的詐欺,這些犯罪者承諾有利可圖的”投資資本市場”,再以受害者的錢,來製造出獲利。經典的投資欺詐模式是傳銷,其所指稱的收益,將以新的受害者的資金來支付。因為投資客的資金, 又來自於銀行的貸款,對信貸部門做虛偽不實的陳詞, 也違反相關金融法令,如"銀行抵押貸款法"Hypothekenbankgesetz (HBG)台灣完全沒有這些法律,也不會引用, 可以放心炒房一旦超貸案爆發, 銀行被擠兌, 政府"一定會"進場收拾殘局, 又拿納稅人的稅金去補漏洞。安排其它銀行進場接收, 資產也不會落入法拍屋市場過去的台中商銀,廣三超貸案, 中興銀行超貸, 陽信銀行超貸案,華僑銀行超貸案,中華銀行超貸案,慶豐銀行超過新台幣負70億元資產淨值,逾放比達29.05%, 很大部份虧損都是房地產超貸, 收不回來的錢太多例子了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簡稱RTC)對於經營不善金融機構,以公共資金挹注方式,彌補問題機構財務缺口。迄2008年6月30日止,基金依法賠付計有38家農、漁會信用部 ,金額約495億元佔24%,9家信用合作社金額約433億元佔21%,7家銀行(含信託投資公司)金額約1,134億元佔55%。這樣就 2000億.....錢不見了不必擔心, 下一次發生,一定會重來一次嗎? 我們有多少2000億可以賠? 沒問題,就債留子孫而已台灣的銀行,超貸是常態,銀行經常配合投資客抬高房價,讓人買不起,沒錯, 它就是要讓你買不起!買不起就要借錢買,銀行藉以得到更高,更長期的貸款。所以在上一次,10年前,許多銀行超貸弊案爆發,發生擠兌時,房屋價格就已經被銀行高估了。這些付不出貸款的"不良資產",其實是這種"投資詐騙"行為下的"賊贓"。"賊贓"應該是要拍賣, 進入法拍屋市場,經過1拍2拍3拍,特拍之後, 打回原形,價格回到市場現值。不幸, 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在2000-2008年,投入了2000億了, 買下了這批"贓物",失去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正常的機會而這種所謂的"投資行為"仍然被繼續複製,高房價被不斷堆積往上, 才形成現在就要泡沫化的現況。有這麼多的銀行涉入超貸弊案,土地房市價格早就被高估了,那些超貸的都是有錢人, 都早就跑了, 資產都轉移到國外了, 追不回來放心,不會追究這些人的責任, 只是打入呆帳而且,政府又拿納稅人的錢出來撐著,銷化呆帳,拿這2000多億補足了超貸的金額,把房價推升往上拉, 不然房價早就泡沫化了這些政府拿出來的錢,是全民辛苦納稅的錢也就是你,我口袋的錢,被拿去墊高了房價,很荒謬的,就是自己出錢,讓房價越來越高,卻讓自己買不起?除此之外政府會變魔術, 把農地變建地, 再轉賣給建商, 讓土地價格翻倍在台北市,則是把機關用地, 改變地目轉售給建商, 例子非常多機關用地,只能用來蓋機關或學校,這對地價的影響不大,一旦轉為一般建地,地價又是倍增在台灣,往往公共建設的路線都會被刻意更動,還未開發之前,土地就被建商和投資客買光了。君不見, 一條機場捷運, 不走直線,左繞右拐經過特定區域空屋多,賣不出去, 放心政府以公共建設再加持土地開發。某某大橋, 輕軌, 捷運計劃會適時推出土地和房價只能不斷被炒作往上, 不會泡沫化!德國非自用房屋的持有成本很高物業稅稅率約1.25%1000萬的房子要繳12.5萬如果是柏林,那35EUR x8.1=283.5EUR=11340台幣稅率11340/400000=2.835%1000萬的房子要繳28.35萬以台北市平均房價2053萬, 以柏林的稅率是要每年繳58萬2千元是會有每年50萬的物業稅(台灣房屋稅只有1/10不到)政府的行政手段非常多, 可是絕對不會拿出來用GDP成長和房價成長,不符比例, 明顯炒作2008到現在,這一次又炒高,又高估了房價, 將來還要賠多少錢進去?超貸的有錢人都跑光了,錢賺走人跑了,卻債留台灣讓窮人來收爛攤子這一代窮人還不起, 只能繼續 債留子孫台灣年輕人沒有未來,一出生就負債, 只能到國外打工當台傭
herblee wrote:台北市的家戶所得,平...(恕刪) 我臺北周遭朋友同學親戚80%以上的未滿30都有年薪70萬以上(男女皆是)家裡都有房子可以繼承我上司啥的家庭收入都破150萬,都有在台北市辛苦繳房貸(臺北上司都買豪宅,南部上來的上司也是買蛋黃區中古宅)你認為臺北人窮是你家的事情但現實就是普通臺北家庭年收入鐵定有150萬,有為的鐵定破200萬(那種夫妻30幾都當主管的)我家這一戶,2個50幾歲配一個20幾歲的,年收入都破400萬了(我爸媽朋友家也差不多)都是普通打工仔家庭又不開保時捷又不買法拉利的,也沒時間去歐美旅遊存下來的錢當然買房我現在跟女朋友薪水加起來也是破150萬(都20幾歲快30)也不是什麼台大電機系的,就普普好大學商學院畢業將來生小孩也是給父母或岳父岳母照顧,我父母也會出奶粉錢等開銷新聞只會拿南部社經套臺北房價當然是低薪資,高財富可現實就是,台北市的房價是愛存錢的祖宗三代一起推的臺北老房是臺灣愛存錢祖宗三代拱起來到臺北新房是臺北愛存錢祖宗三代拱起來的
討論台北市房價真是毫無意義台北市被嫌貴不是一天兩天30多年前就被嫌貴為何不去討論三芝現在一坪只有個位數?很簡單,因為你不想去那邊買你打那麼多字說明台北市是人為炒作又如何???炒房的就是選你想買 他才能炒得起來叫他去三芝金山炒看看,他又不是白癡
herblee wrote:台北市的家戶所得,平...(恕刪) 每個人都說是 持有稅(房屋稅+土地稅)太低,才會讓房價上漲事實上是 當持有稅昇到2%那你的房租的投報率會升到6%以上舉例說 3%時現值1000萬的房子租金250006%時1000萬,就會租你50000租屋族會更難過,不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