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社會中,要兼顧弱勢的社會福利,讓社會可以更加的和平與安定...
蓋社會住宅是好事!!!!!!!!!!!!!! 絕對是正面的!!!!!!!!!!!!!!!!!
提供給買不起的人也好、買得起但是負擔會太大的也好、不想買得也好...
就是不應該蓋來賣!!!
因為只租不賣,就是要用來制衡市場上不平衡的售價...蓋來賣100%有人炒作...誰不想???
然且,居然還有人說要蓋在市區...更是荒謬了...要不要再配一個捷運共構給你呢???
並不是不行,成本、成本、成本...又要租金便宜,又要在市中心...
在市郊或郊區蓋社會住宅,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相對地來說原本只能做成套房,也許能變成兩房三房...
人人都想花最便宜的成本來住在,大安區、信義區...你想信嗎??? 我是不信!!!
通勤很辛苦???
這就跟努力的人與不努力的人都想拿高薪,用功與不用功的人都想拿一百分是一樣道理嗎???
現實就是人的收入本來就有高低,人的命運本來就有好壞,但是大家一天都是24小時。
社會住宅是給予身為國家人民最基本的居住的權利(合理價位),並不是要給你舒適安逸的生活!!!
而那種東西是要努力才能得來的!!!
jimmmij wrote:
資本主義社會中,要兼顧弱勢的社會福利,讓社會可以更加的和平與安定...
蓋社會住宅是好事!!!!!!!!!!!!!! 絕對是正面的!!!!!!!!!!!!!!!!!
提供給買不起的人也好、買得起但是負擔會太大的也好、不想買得也好...
就是不應該蓋來賣!!!
因為只租不賣,就是要用來制衡市場上不平衡的售價...蓋來賣100%有人炒作...誰不想???
然且,居然還有人說要蓋在市區...更是荒謬了...要不要再配一個捷運共構給你呢???
並不是不行,成本、成本、成本...又要租金便宜,又要在市中心...
在市郊或郊區蓋社會住宅,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相對地來說原本只能做成套房,也許能變成兩房三房...
人人都想花最便宜的成本來住在,大安區、信義區...你想信嗎??? 我是不信!!!
通勤很辛苦???
這就跟努力的人與不努力的人都想拿高薪,用功與不用功的人都想拿一百分是一樣道理嗎???
現實就是人的收入本來就有高低,人的命運本來就有好壞,但是大家一天都是24小時。
社會住宅是給予身為國家人民最基本的居住的權利(合理價位),並不是要給你舒適安逸的生活!!!
而那種東西是要努力才能得來的!!!


原文
"上週日(12/12),台北市長郝龍斌才為了社會住宅,在松山踢到鐵板,今天(12/19),到了另一處內政部劃定的「萬華青年段」,社會住宅說明會上,依然炮聲隆隆;而「松山寶清段」緊鄰缺乏公園綠地的「延壽國宅」等社區,「萬華青年段」附近,有台北市面積最大的綠地青年公園,加上「華中」、「馬場町」、「中正」三個河濱公園連成一氣,綠地面積之大,在台北市可謂得天獨厚。 沒有綠地的社區,以「綠地為支點」撐起「反社會住宅」的論述;而綠地環繞的社區,反對社會住宅的理由又在哪裡呢?
5274209530_e6e290b9ae_b.jpg
綠地環繞的「萬華青年段」社會住宅基地。(製圖:孫窮理)
「我要請問『社會住宅』的選址原則是什麼?為什麼要在最貧窮的地區優先做社會福利?」一位祥安社區的居民問。台北市的西南角的南機場一帶,一直是台北市最貧窮的區域,從1963落成的「南機場公寓」起,大量的「國民住宅」圍繞著青年公園被興建起來,近50年的歲月過去,國宅政策已成明日黃花,北市國宅處也在2004年改制成為今天的「都市更新處」,老舊社區等不到更新,居民對社會住宅來不來的關心,比不上這裡的都市機能什麼時候發達起來來得殷切。
也就是說,這裡,可能是最沒有辦法幫助社會住宅「去標籤化」的地方,因為這整個地區本身就揹負著「貧窮落後」的標籤。
「今天只是拉白布條的那些沒有來而已」,緊鄰基地的日祥里里長鍾駿說,社會住宅的選址,從來沒有徵詢過里民的意見,19號的座談會,他是16號才得到通知,他把通知拿給各社區管委會,里民裡有六成對於這個政策反彈,尤其是最接近基地的祥安國宅社區,已經寫好陳情函,向郝龍斌陳情,表達反對的態度。一位日祥里忠貞社區的居民說的很白,「反對社會住宅蓋在我家旁邊,因為我們擔心小孩的安危,如果社會住宅來,這裡的居民將以2012年的選票來作為抗議。」
面對一堆房屋老舊、漏水、無法更新、交通不便、商業不發達的抱怨,郝龍斌沒有做太多的回應,只是要里民跟里長溝通、再讓里長來和他溝通,「我知道的事情不少、但不是什麼都知道」他說。至於社會住宅,如同在松山說過的,他又說了一次「如果各位了解了社會住宅是什麼還不支持的情況下,我一定不會在這裡建」,而這個承諾,也照樣得到了滿堂的掌聲。
郝龍斌力圖說明,市政府要興建5千多戶的「社會住宅」,不會只在松山或萬華這兩個地方,但是這裡是第一個試辦,市政府一定會花最大的功夫做到最好,不會讓社會住宅標籤化的影響在這裡發生。但是整個社會對「社會住宅」的期待,與每一個被選址地區「別在我家旁邊」的「鄰避效應」,在台北市被選定的兩個地點,都同樣引起反彈。而關於社會住宅的辯論,繼續中。"
"
...
雖然營建署與台北市目前規劃讓社會住宅成為與一般住宅無異的社區,但仍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尤其位於基地鄰近的祥安國宅居民更是堅決反對,當地居民表示,雖然內政部的統計顯示8成民眾都同意社會住宅,但是萬華地區居民為什麼得成為政策的承擔者,他質疑,「北市政府怎麼忍心讓最貧窮的區域帶頭做社會公益?」
也有居民認為,一旦有了社會住宅社區,免不了會被標籤化,「如果要避免標籤化,直接擴大中低收入戶與弱勢團體的租金補貼即可,這樣也可以避免標籤。」居民也質疑,國宅興建是依據國民住宅條例,但社會住宅的法源依據又為何?
基地鄰近的日祥里里長鍾駿也表達反對之意,他認為,政府事前沒有和附近居民做好溝通,加上社會住宅政策是在選舉期間提出,之後突然空降一個計畫到當地,但是對於鄰近的區域沒有整體配套。鍾駿強調,政府應該先和居民好好溝通,「只要民眾同意了,反彈就不會這麼大」。
...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