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當選的縣市首長 大多有提社會住宅的政策顯示出居住正義已經是他們政策的主軸之一了假如沒做? 很抱歉! 2016不用想要執政了....所以大家覺得如果社會住宅做起來了 投資客的房子還有人要買嗎?喊價是大家都會喊 轉手也大概都是投資客間轉來轉去炒價格很多專家說"買房"是一個剛性需求,我覺得不對! "居住" 才是剛性需求而社會住宅政策則會消化這些需求 沒需求就沒交易量 沒交易量價格勢必要下跌 除非妳那麼多房通通自己住當我只要一個月付一萬就可以租一套房子我為什麼要花8,9百甚至上千萬買一套我知道它原始價格大概只有3,4百萬的房子?投資就是這樣 當連公司的掃地阿姨都知道炒房很好賺的時候 不就是大家該落跑的時候嗎?不脫手等著當最後一隻老鼠??
不知道要取什麼名稱 wrote:有些人會不會大頭症太...(恕刪) 我有房,但我覺得房巿要二種走向..一、高房價:學新加坡,高房地產,超高房地產稅制,但社會住宅要超低租讓『國民』住;理由就是要稅收,目前難,因為兩黨皆靠攏財團。二、低房價:大家都能買的起。也要訂定第2 or 3間房以上的稅要增加1倍、2倍、3倍遞增方式增加才行。這樣子可以逼著大量持有"住屋"釋出,社會住宅數量就不用太多。個人覺得,第一項較有可能性。農地再恢復耕者有其田,荒田(沒在耕作)由國家強制徵收。詳細當然要有專家討論,我只能說這只是一個概念..
brettxman wrote:30年前勞工月薪是5-6萬???你別嚇我好嗎當年我媽在公司當會計月薪才10000左右當年陽春麵一碗10元不到...(恕刪) 我爸做鋁門窗的,近三十年前時,請的師傅薪水比現在高不少
brettxman wrote:30年前勞工月薪是5...(恕刪) 應該不是30年前 是20年前20年前 我剛當完兵那時第一份工作是 早上六點送羊奶 ,九點做快遞至五點下班,二個班加起來約有 5萬那時的勞工,送瓦斯的也有5-6萬(加獎金)、那是個肯做就有錢的時代後來轉去傳統市場做雜工,一個月也有45K。怎麼20年過去了,現在的大學生才22~26K 的起薪。
goe126 wrote:老話一句謹守333原則房貸每月本+息不超過穩定月薪的3成有需要又買得起就買就算未來跌了,至少房貸還付的出來反正現在房屋是實用為主,已經不適合做為投資標的 XD...你買房了嗎?現在還有守在這個規則的人還有多少?貨1000萬,20年,月還約5萬.所以月薪至少是15萬以上.月薪有15萬以上的請舉手我猜有很多人舉手,但01是神人住的地方,可以去查查平均薪資是多少?更何況1000萬在大台北真的只能買在外圍,或是坪數很小的鴿子籠.
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不是說要打房嗎 ? 結果全台灣人在看他笑話, 尤其是政府高官們私底下笑得最兇, 反正柯P上台了, 他也該走路了.打房這事你真相信政府官員們的話, 法案進到利法院, 利委諸公們政黨協商就被搓得不像樣了, 選民們只有一天能作主, 投下去後是他們在做主,你想見他們一面投訴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吧 ?...各位別想太多了...先想辦法讓物價下跌, 奶粉下跌...可能嗎 ? 產地食材跌價都趴到地上了, 你買的菜有跌價嗎 ? 蒜頭也跌趴了...零售價還是50元沒少一毛, 豬肉最近產地跌價了, 零售價還是一樣, 政府官員們那管這種小事, 顧自己的前程吧... 希望勞工朋友們美夢成真...利法院才是人們希望所在, 但是...結果是講辛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