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人 wrote:同樣買1000萬的房...(恕刪) 當然是小劉阿~小陳這次有七百萬,小孩生了要幹嘛念書、教育基金等......而且小陳還可以跟長輩說,孫子未來環境很辛苦,不如置產租人。這樣從小就可以賺錢,這樣長輩也不用拿這些錢。此時長輩後面就不知道還有幾個七百萬~所以小陳快樂的不得了呀~
長輩有給也會欠人情債吧,日後老年照護醫療等(撇清責任你還是人嗎)除非是乾爹.........要說輕鬆應該是月薪15萬較輕鬆,頭款少但是不吃緊,這個薪資在職職位也不會拿不出手,理應貸款成數與利率都較低若家庭成員發生狀況或需老婆照顧小孩(或不小心又生一個)也抗性較高若穩健投資亦可節儉點,存一存買套房或小兩三房出租或轉手兩三年就拉開差距,這個級距與周轉率也碰不到奢侈稅及其他規定
人生不是只有房貸還有其他收入以常見的案例來看當然是小劉辛苦了------------------------------------------小陳家戶所得月入七萬 房貸一萬五左右收入的四分之一不到另外 能一次給小孩七百的長輩通常也至少有個兩三千身家自然也不需要小孩每個月給生活費小陳的生活有強勁的後盾夫妻的薪水就養自己跟小孩(說不定小孩出國還能跟爺爺奶奶拿筆教育基金呢!)要是不小心失業了說不定父母就乾脆幫他還清了小劉呢?一個月給超過三萬伍給銀行剩下十一萬五但高所得也高所得稅能進自己口袋的比較少加上要給父母生活費每個月是能存多少錢?兩份薪水扣稅扣房貸剩下不到十萬塊錢養五個人的固定開銷是很驚人的小孩要念書、老人會生病要是夫妻當中的一個人不小心失業了全家馬上陷入愁雲慘霧講難聽一點小劉家一個月就算能存五萬塊錢存了三十年也不過一千八百萬小陳每天找個輕鬆的工作作三十年之後 隨便繼承也是兩三千萬入袋小劉是要拿甚麼跟小陳比?這在社會上已經很常見了有時候你再怎麼努力你都敵不過現有的資產階級--------------------------------同樣買1000萬的房子,同樣育有一子小陳家庭收入7萬,存款15萬,頭期款有長輩一次給足出700萬(不能挪作他用,純粹給頭期款),小劉家庭收入15萬,存款300萬,自己付頭期款,那一個會還得比較辛苦呢?
題目是還房貸誰還的比較辛苦。自然沒有資助的那間較辛苦。我婚後買兩間房子+養小孩的經驗。買房有資助差很多!(感謝老公資助)另。。收入越高。花費也越高。連國家都跟你多要錢。。。。。當然。。如果月入七萬要比照十五萬的開銷。那就不是買不買房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