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股票,投資股票大家還要思考本益比,投資房地產只要一起聯手哄抬價格就好,沒人在考慮出租收益的
不過房地產最大的問題在於,買得起的人越來越少了
還有,台灣人口負成長時程將提早四年來到,由原預估2026年提早至2022年,代表此後台灣人口數將逐步萎縮,然後越來越老
人口越老,房子越來越不好賣,因為50歲以上的人工作穩定家庭穩定也更不想搬家,缺少流動性
去年2013年台灣的年齡中位數是38.9歲,也就是台灣只有一半的人口年齡高於38.9歲。但是根據國發會推估,再過20年,也就是2034年時,台灣年齡中位數就會拉高至50.3歲,過半人口的年齡都將超過50歲,因此到時只要年齡不到50歲的人,都還稱得上是台灣的「年輕人」。
綜合來說,2034年的時候台灣人口可能只有剩下2000萬了,其中還有超過一半的人是50歲以上的人口
20年後,如果人口比現在少15%, 表示台灣現在的房子的供給量已經超標了
而且又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已經是高齡人口
我壓根不覺得投資房地產會和過去幾十年一樣好賺
by the way ... 整體人口數的暴減和老年化的加劇,代表國力的衰退是可以預期的,20年後你說房地產好,我真難想像那個畫面
KevinSu5210 wrote:
我不知道為何要講到日本, 國家畢竟不同, 不過講到了, 我已我有限的知識來回應一下
房價跌10年, 股價有連跌10年嗎? 假如股價也這樣 我看日本早就倒了, 所以 變現性跟流動性, 是投資很重要的因素, 誰不想小成本博大獲利? 誰不想有獲利就快速了解出場, 還在那裏慢慢等下個倒楣鬼來接? )
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要講到日本的。是因為您的說法跟我對日本房市的認知剛好相反,我才會問一下,在您的論述中,如果套在日本,是套不進去的啊!所以才會請您再補充以強化你的論點。
您上述的紅色說法裏,還是沒有說到『為什麼日本會跌啊!』。而台灣,是否也會跟日本一樣的路呢?還是如01許多多軍而言,只會漲不會跌?或是只會『緩跌、有限(豪哥大說法)』呢?
我是宇宙人 wrote:
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恕刪)
好難回答您那無解的答案
那可以麻煩開導一下小弟
有什麼商品是永遠在跌的?
有什麼商品時永遠在漲的?
請不要舉30年前一碗陽春麵5元 現在漲到35元的例子, 謝謝
我相信現在板上發言大多"多軍"無法從股市賺錢
也有人提到了"流動率"
這也是房市和股市最大的差別而已 其餘邏輯大致相同
所以房市成了大多數人的投資工具 反應時間可以較多
股市流動率之高 漲跌速度之快 不是人人可從中獲利
在股市常常有著一句話 當買菜的媽媽都知道要買股時 代表時機差不多了
反觀現在房市呢?
順帶一提 自己的年紀大辛苦的上班族姑姑 現在也想買房了
因為資金預算 看上的20年的老屋 準備炒房
股市的漲跌 也許我的看法看一般人不一樣 本益比財報 其實不重要
有沒有人在玩比較重要
一家公司再賺錢 沒人在玩時股價也不會高 這時需要"老師"
當股市已經有大多數人獲利了結時 也是下跌的開始 且通常會"迴光返照"一下
且真正股市高手不在乎股市漲跌 會動就好
房市不像股市 下跌時是所有人都損失 但早早就買的自住者其實無所謂 房市高漲換房時付出的代價一樣大
維持標準水位是最重要的
目前賣房的話術 已經出現了幾年前不曾出現的 "屋主準備移民" "屋主急售" "出價就談"
相信已經有不少變化了 正因流動率不高 所以變化將是慢速的
這也是日本房價一跌十年的原因
這也是有人的疑問 股市早上萬點了 股票不會一跌十年


等開始蓋了,建商就會開始賣所謂的預售屋(此時的價格可能漲一倍以上了




所以到最後可能買的人真的是以自住的居多,但是他們已經被建商跟投資客剝了好幾次皮了,當然房價就會居高不下呀。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跟從朋友那裡聽來的,如果不對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