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x20040101 wrote:
這種施工品質應該會有...(恕刪)
住戶一輩子的辛苦錢
QMANINHERE wrote:
小弟從事大型機台保養,接手很多維修工程,我只能說現場不盯,品質難講,但還是要看老板。
有良心的老板,業主不盯,自己也會管制自己的工人。「我過不去自己這關」一個包商老板這樣說,他是現場出來的(所謂的技術底),很討厭偷工減料的人(他對頭的包商)
有的老板呢,有問題不一定跟你說,但談到保固啦,追減啦,可以跟你開一天的會,這種廠商你不派監工盯,你等著機台出異常吧!
不過說實在,拿香蕉當然只能請到猴子,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正常500元的東西用100元買到,通常不是你賺到,而是賣你的人賺到。原因!?我能將500元的東西賣你100元,我不是笨蛋就是偷很大,你覺得廠商都是笨蛋嗎?.(恕刪)
metta-sati wrote:
沒做過生意?你去看看...(恕刪)
sean1972 wrote:
生意不是這樣作的,你...(恕刪)
metta-sati wrote:
沒做過生意?
你去看看各種交易合約
嵐夜 wrote:
你講的真是貼切,小弟工作是跟建築相關的,還蠻認同你所說的
我可以指出一些目前臺灣蓋房子的許多缺點:
1.許多結構體的穿梁套管根本沒經過結構技師評估與計算,隨便由水電統包亂畫,如果有去算柱面兩倍樑深範圍內不得開孔已是萬幸,然而營造也不會要求綁鐵的要綁補強鋼筋,你說可不可怕? 如果冷媒套管或給污排水吊管穿樑套管沒施作到怎辦? 就是用押頭事後猛打,或洗洞。
2.結構體底版從沒有清潔用吸塵器吸或洗版面,好一點是直接用水沖,然後雜物就沖下去累積在牆角或梁邊,甚至牆裡面有啤酒罐和水電配管的管料也很常見。
3.在結構體工期裡面,水電永遠都是最弱勢的,因為綁鐵,板模幾乎都是營造皇家包商,水電只能被趕著放樣(板模剛釘好版面還沒清理就催著水電放樣因為趕著吊鐵上去),配柱牆(鐵剛綁好還沒配管,板模急著封模),配版面(綁鐵剛綁好下層筋,水電還沒配管就急著鋪上層筋),這種被催趕之下所做出來的東西能有什麼好品質? 那漏勾的呢? 還是拿押頭打而已。
3.RC澆置的養護期,下午五點好之後,隔天一早馬上外部放樣然後吊鋼筋上來,什麼保濕灑水別作夢了。
4.臺灣最令人詬病的RC工法就是樑柱裡面塞了雨排2吋管,6分冷氣排水管,牆面排滿了4分,6分,上昇電管,這些牆面都是坑坑洞洞的,都是靠事後土水粗細胚粉光補土上漆來美化的,最不好的就是把雨排水管包在樑柱裡面,因為土水會把泥漿倒在裡面導致阻塞,如果通管機處理還是不通,那就要用炸的,自己想想後果會如何…
還有很多令人詬病的工地大小事與弊端恕我不再列出,請各位購屋者務必前往工地檢查你們房子的結構體部分,那是根基很重要
最後在這強烈要求政府一定要立法不得在RC結構體的柱子裡面預埋雨排水管,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日本玩的話,就會發現他們的雨排水都是配明管,為什麼呢? 一來結構體更堅固,二來事後阻塞也才好修繕。
文長,謝謝大家的閱讀。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