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蘋果日報彭淮南示警:泡沫來襲「台房市算虛坪 換算房價比日本貴」2013年11月28日台北房市、美股價格高漲,讓央行總裁彭淮南(左圖)憂心泡沫危機。資料照片【王立德、高佳菁╱台北報導】美股、國內房價屢創新高,央行總裁彭淮南示警,擔憂「泡沫來襲」!彭淮南說,創新高的美股、全球正夯的虛擬貨幣比特幣都是泡沫,甚至台北房市也有價格所得比偏高的問題。彭雖沒明講「房市泡沫」,但央行官員透露「彭總裁身分特殊,不能明講」,從多次提醒看來,彭相當擔憂「台北房市也有泡沫的風險」。彭淮南昨日在財委會答詢立委時表示,全球金融市場已經被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搞得雞飛狗跳。彭說:「航空母艦(指QE)開進來的時候波濤洶湧,開出去的時候也會波濤洶湧,小國家一定會受到衝擊。」彭擔憂美股一旦泡沫破滅,會連帶衝擊到台股、甚至其他的資產價格。已定調美股泡沫化談及美股泡沫化危機,彭淮南分析,美國QE今年底前應該不大可能退場,明年則要看失業率及物價指標。但必須注意外界已經對美股出現兩種聲音:一派是美國聯準會未來主席葉倫所說「尚無泡沫疑慮」;另一派則有多名學者認為「泡沫已經成形」。據了解,央行內部定調美股為泡沫,採全天候緊盯。官員補充,央行有專門人員專職看全球金融情況及經濟局勢,當出現可能危急台灣警訊時,彭淮南基於職責,就會對外「暗示」。彭昨喊出泡沫說,應是央行發現「再不提醒不行」,因此利用國會答詢時表示憂心。學者:陸港資支撐除了美股之外,彭淮南也擔憂持續飆漲的北市房價。彭指出,台灣不動產交易是「虛坪」計算,例如權狀三十坪,實際居住往往只有二十坪,相較於日本三十坪就是三十坪,換算下來台北房價甚至還比日本貴。立委賴士葆追問:「是否擔心台灣房地產有泡沫?」彭不願正面回答,但連說三次「我會密切注意」,暗喻北市房市的泡沫風險。依照IMF(國際貨幣基金)數據,日本房價所得比為十倍、倫敦六點九倍,都比內政部營建署公布台北市的十二點四倍低,顯示房價高漲對上班族薪資造成相當壓力。玄奘大學財金系副教授花敬群分析,台北房市已經符合多項指標「泡沫化」定義,不過因為香港、中國資金湧入,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破。只是若美國QE退場,或是中國政策出現大幅變化,屆時泡沫就很可能會破滅。北市外圍房價堪慮不動產住商企劃室主任徐佳馨也說:「不可諱言北市周遭推案量大的地區,已經出現泡沫。」不過她強調,一旦房市開始崩跌,很可能會「各自表述」,也就是市中心區塊下修幅度不大,但周遭地區價格將大幅下跌。景文大學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認為,現在暫時不用擔心美股崩盤而衝擊到台股,除非美國經濟數據傳出超乎市場預期的佳音,屆時就必須特別留意。...............................................................................物價漲要升息,但又怕房市一下崩盤~~~這半年來每次彭總裁都強調一定會升息只是時間早晚>>>>>>為了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彭佬在提醒投機客要注意了
原文:好房NEWS台灣購屋痛苦指數名列世界第一已非新聞,現在更發現台灣住宅貸款總額佔GDP已高達39%,比美國在次貸風暴前的35%還高,也就是說,每出產出10元,就有3.9元要拿來付房貸,顯示出台灣已超過美國的次貸風暴臨界值,學者坦言,若政府不再想辦法抑制,下個金融風暴即將在台灣發生。 台灣住宅貸款總額站GDP已超過美國次貸風暴時的4%,政府若再不想辦法抑制,學者直言,下一個金融風暴就在台灣。(好房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據《風傳媒》報導,政治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林左裕出席「房改盟」表示,台灣囤房情形嚴重,主計處統計,全台有156萬戶房屋是屬於無人居住或租售,光台北市就12萬戶,呈現超額供給的狀態,但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房價卻越漲越高,他指出,在2008年寬鬆貨幣政策後,這種情形更顯嚴重,主因就在於台灣的地價稅太低,才讓囤房者沒在怕。 對於囤房者來說,最大的誘惑就是低利率與低持有成本的「雙低地價稅」,林左裕在報導中指出,台灣的房貸利率只有2%,地價稅更只有0.2%,就算扣掉利率和稅率,炒房還有7.5%的淨利率,是個不敗的生意,導致很多企業都把資金轉入投資不動產。 林左裕也提出「六大部會改革方案」來解決台灣房市政策的亂象,包括財政部、央行、內政部、公平、金管會等六大部會。他認為應增加囤屋者的持有成本,制定出「差別稅率」,對於非自住者應將持有成本提高到市價1%,逼迫囤房者現出原形。加上不僅要降低非自住者的房貸成數,同時也要提高貸款利率來抑制炒房。 再者,應提高租屋供給,不僅公部門如此,政府也應獎勵民間企業提供購屋者如地上權房屋等平價的產品,同時公平會與法務部也要積極去偵查有蓄意炒房或是囤房的情形,若是發現應比照囤積物價處理。 對於金管會提出的「上市櫃公司可自行評估所投資之不動產價格」,林左裕也認為不妥,在沒有任何規範下就讓企業自由評估,恐怕也會影響到不動產市場。
aerlice0122 wrote:如果房地產崩盤我只有一個願望那些借錢的人通通把錢還出來不曉得政府有無立法啊!一定要強迫債權被實現阿!好想看看以前華爾街崩盤的風景,還沒見識過呢 其實也不能這樣講,因為這樣會掃到一般的自住客反而是先下車的投資客 早就賺飽飽先跑了現在還在上面套住的,都是跑得慢的投資客應該要央行,把利率調到4%就好....否則就是在鼓勵投機..懲罰節檢
fm2002 wrote:現在政府規定建設公司要賣完一個案子才能一次入帳。建設公司營收常常好幾個月掛蛋。之後突然一個月會暴增。所以短短幾個月的營收是看不出好壞的。參考一下。有錯誤請指正謝謝。...(恕刪) 說到重點了IFRS制度已經讓每月營收錯亂了尤其是預售屋還沒完工交屋前賣出去也不會列在每個月營收現在營建股看月營收都明顯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