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ysf wrote:
最近幫外國朋友找租屋,對方預算還算寬裕,因為公司會配一台進口休旅給他,所以要有平面的停車位,我找了幾間廣告上號稱豪宅的新屋,反正預算有,找投資客的裝璜屋應該可以符合對方需求,但是問題來了,自從我實際看屋後,發現很多停車位都太小了,這些豪宅的主人是怎樣?都開Mini喔?(我不好意思說March) 我問過屋主,他們其實有點尷尬,建商怎麼會定位自己產品是豪宅,結果大部份都是小到不行的停車格?停進去都很難下車,這房子真要買,我絕對買不下去,哪天自己愛車多了因為隔壁開門造成的凹痕或刮傷,又有得吵了!唉,豪宅主人的愛車停在好窄的車格,矛盾!
法令規定標準車位是含標線2.5米寬,如果是地下停車場可以容許一部份車位2.25米寬。所以說你買太寬的車子會覺得車位很窄。要劃得大一點,就會減少車位的數量,建商就少一個車位可賣錢了。進口休旅車車寬差不多都是2米左右,要買大車位會比較好開車門。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如果你是在台北市
停車格數量跟建築容積獎勵有關,建商當然會在規定的尺寸之下盡量塞更多的停車格
就算是帝寶,一樣有容積獎勵停車格,依規定要開放給非住戶使用
停車獎勵不是只有台北市有,新北市桃園縣台中市高雄市也一樣有。
nashgames wrote:
在香港...
13 坪, 沒有車位的房子也叫豪宅了~~
賣 2300 萬台幣
價錢的確是豪宅價 XD
香港市區停車位是可以分售的,而且數量很少,因為香港的假地下室真一樓商場太多,地下室都會故意露出地面以逃避建蔽率,相對排擠掉停車位設置空間。在香港停車位換算坪數單價,超過樓上住家價格的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