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除了房屋持有稅飆漲十倍外還有那種稅收可以填補人口紅利缺口?

台灣近年一般住宅開工量 (單位 萬平方公尺)vs 新屋移轉量 (單位:萬戶)
2014年 ***** 18.2(理想量)
2013年 2013 11.1
2012年 1534 10.3
2011年 1432 *9.3
2010年 1190 *9.1
2009年 0949

2011年開工量大增,2012年移轉量卻上不去,建商很頭大了吧!

2014年新屋移轉量要升到18萬戶,很難很難。


empirepenguin wrote:
台灣近年一般住宅開工量 (單位 萬平方公尺)vs 新屋移轉量 (單位:萬戶)
2014年 ***** 18.2(理想量)
2013年 2013 11.1
2012年 1534 10.3
2011年 1432 *9.3
2010年 1190 *9.1
2009年 0949
2011年開工量大增,2012年移轉量卻上不去,建商很頭大了吧!
2014年新屋移轉量要升到18萬戶,很難很難。


"平方公尺"跟"戶"單位不同也能互比真服了你了
要比也該拿"成長率"來比
以2010年當基期
2011年開工量成長20%新屋移轉量成長2%(跟2010年比)
2012年開工量成長29%新屋移轉量成長13%(跟2010年比)
2012年開工量成長69%新屋移轉量成長22%(跟2010年比)

沒有第一次移轉登記的房子是壓在建商手裏?
可能,但建商不是笨蛋
搞這麼多存貨財報有多難看?股價?
存貨處理最簡單就是議價後轉給"大戶"(我不喜歡用投資客這個名字)操作
"新成屋"壓在手裏不登記又不貸款~養著
口袋還真是深不可測
呵呵!!!
從這兩組政府公布數據可知:
這幾年,蓋太多、價太高、空房子越來越多,實際需求隨人口紅利減少…
國發會指出,與全球趨勢相較,台灣2013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為17.4%,預計2050年上升至43.6%,且受過去10多年來生育率持續且大幅下降影響,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早在2011年即超過0~14歲幼年人口,顯示高齡化速度來得既急又快。
台北市政府公告調整房屋標準,103年7月1日以後新建房屋平均調高的幅度較目前標準單價增加1.6倍;配合捷運新蘆線、信義線開通,帶動房價上漲,因此調高部分路段之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估計將有6萬6000戶房屋受到影響,104年度之房屋稅將會增加,平均增幅約為9%。台北市財政部各地方政府調高非自住房屋之稅率與房屋評定標準,並將其納入中央補助款的考核項目中。

z759134628 wrote:
如果勞保倒,可以視同...(恕刪)

每一任當權者
只要一上台就修改勞退舊制就可以把炸彈留給下一任了
現在台灣的總統一上來就只有討罵的份
不過他們也不在乎,反正只要能繼續坐就ok
你看那隻馬
大家在底下罵聲震天
他幾時在乎過?
還開記者會拐個彎罵你是刁民
empirepenguin wrote:
從這兩組政府...(恕刪)

現在的房子不一定是給人住的
可能是給錢住的
畢竟房地產市場只是小眾或即將成家的人
可能會關注一下,之前已經說過
現在解決居住需求,建議是買不如租
如果已經解決居住需求
管他房價是每坪10萬還是1000萬
住你認為足夠的坪數和面積
以後稅制怎麼調整誰也不清楚但
保持彈性會比較好,而房地產變現性是差的
一有風吹草動一時半刻還不容易處理
譬如坐雲霄飛車上坡時眾人談笑風生歡喜鼓舞
一直到飛車爬行到最高處往下俯衝時,
在車子裡的乘客才會知道自己(膽量,能耐)
伴隨而來的是一開始的驚聲尖叫
及落地後的一陣嘔吐。
領對岸的中央補助款吧.
目前情勢向這方向發展.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依照一般企業的思維

人口減少,需要服務的對象減少

1.砍公務員

2.不必要的建設也減少,所以其實並不需要花更多的錢

不過政府已經成為拿納稅錢不做事,亂搞建設汙錢的怪物,所以以上兩項根本解決之道,有些困難吧!

老人照顧問題可用安樂死合法化來解決,就看政府有無決心了!

20年後
一定是印鈔票來處理龐大的退休金問題
到時台幣可能比日幣還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