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gil wrote:應該比照美國,豪宅每年房屋持有稅為評估價格5%,年年繳這種打房才有用嘛~...(恕刪) 這算高招的啦~~不用修法也不用得罪所有的有錢人畢竟 今年還要選舉不是嗎?這些好野人可是爺們的兄弟啊~這招運用起來伸縮自如如今招呼打了 這2年就暫時休息一下吧~再不長眼 那就別怪爺不客氣囉爺們要錢 更要票啊~~~
賴正鎰:奢侈稅再加實價交易雙重稅 將嚴重影響換屋族意願2014/01/06 15:50 鉅亨網 記者張欽發 台北2014年開春之際,政府打房不縮手,立馬出新招,宣布要對豪宅買賣交易從重課稅,甚至要採實價交易獲利課稅,造成今天營建股一片慘綠,多次呼籲奢侈稅應先退場的鄉林 (5531) 董事長及新任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認為,豪宅買賣者畢竟是極少數,政府一再打房只會打壓自住換屋族群需求,引起大眾恐慌,且現行實價課稅配套法令不足,強行實施變相實價課稅,更不利房市經濟自由發展,政府應再三思,避免打房過猛而傷及無辜。賴正鎰表示,奢侈稅實施兩年半,加上實價登錄上路一年多來,資訊交易公開,加上金融貸款管控制度,房市價格趨穩,投機客幾乎消失,僅剩下自住與置產型客人,加上財政部去年底決定奢侈稅修而不退,保有兩年閉鎖期,增加農地與工業區交易納入管制,對穩定房市算是利多。奢侈稅已經重房市,好不容易房市、股市轉趨穩定,未料今天政府決定再推新措施,針對北市8000萬元以上、其他縣市5000萬元以上房屋出售即列入所謂豪宅,從重評定交易獲利課稅對象,不僅讓一般民眾擔心買賣房屋要新增重交易獲利稅,打擊換屋自住客信心。同時,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指出,許多因房子老舊或者已不符使用需求的菁華地段住戶,可能打算把市區房子賣掉搬到新重劃區或者郊區更大坪數的房子;或者是透天老房子因父母年歲高,想換成捷運沿線附近大樓住家較方便,這類老舊房子無法舉證當年買進成本,可能會因為擔心被列入豪宅從重課稅名單不敢賣掉原來住家、打消購買新房子念頭。政府在2年前頒訂「奢侈稅實價課稅的查核作業要點」,在該項要點規定,稅捐稽徵機關為了查稅所需,可以向房仲業、地政士調閱納稅義務人的不動產成交價格資料,所以最近幾年高單價豪宅的買賣交易實際價格,稅捐機關早就高度掌握,為何還要對售屋交易所得加強課稅?若政府硬要變相實施實價課稅,加上又有奢侈稅,等於是一頭牛剝二層皮,非常不合理。賴正鎰認為,各地政府今年起公告現值調高逼近市價,民眾的房屋稅與土地增值稅也都相對增加,以現行實價課稅的相關配套及法令尚嫌不足的情況下,儘管先對豪宅開刀,也會影響大眾普遍心理,認為政府即將要實施實價課稅,恐慌心理造成大家為了省稅金,而打消換房念頭。2013年台灣房市受到油電雙漲、證所稅、奢侈稅等衝擊,多數建商及消費者趨於保守, 展望新的一年,美國已經確定寬鬆貨幣(QE)將逐步退場,顯示歐美景氣回溫,使得台灣景氣也可望隨之好轉,出口貿易量也會回檔提升,在全球景氣回溫下,加上年底有七合一選舉,各縣市首長會推出更多新建設計劃及利多消息,對房市有正面助益。賴正鎰也強調,奢侈稅上路以來,新推案、新成屋交易量明顯下滑,幾乎買賣的都是二手屋,房產業者與市場對房市信心指數少了約五成,若還要加上豪宅出售所得從重課稅,對房市的衝擊及國內經濟均構成負面影響,奢侈稅有富人稅之稱,那豪宅出售課重稅不也是富人稅?建議政府應多思考,豪宅交易稅與奢侈稅這二種稅賦應擇一而行,畢竟有消費、市場經濟才會帶動,百業活絡才有辦法破除「悶經濟」。
絕對不要相信政府說的現在這個政府只會假藉民意,離間分化百姓,從中獲利房價高漲..假借民意打房,對豪宅抽奢侈稅,安撫小老百姓;等到時機成熟,擴大辦理。修正規定對所有房產增稅,到時候有錢人新仇舊恨一起來,一定舉雙手雙腳贊成。誰會幫小老百姓說話....政府也可以跟選舉金主交代,我兩邊都打,公平吧....到最後獲利的是誰?政府....繼續拿錢貪污揮霍良心建意 wrote:政府要開始加強打房力...今年開始,推算售屋所得將不再以房屋評定現值為唯一稅基。財政部準備仿照奢侈稅做法,出售房屋卻未舉證成本者,直接以其房屋售價(不含土地)的一定比率課稅。施行首年優先適用於豪宅,一般房屋不受影響。(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