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penguin wrote:
現在2.0%的房貸利...(恕刪)
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從文字上拆解分開來看,「量化」代表創造定額的貨幣,「寬鬆」代表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這是一種貨幣政策;經由中央銀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利用購入市場的證券的方法 ,在市場裡提高貨幣供給使銀行放款資金增加,就如同「間接印鈔票」一樣。
當景氣蕭條的時候,利用公債或證券來降低殖利率和銀行利率,並來紓緩民間資金壓力以及刺激景氣,但相對的代價施行國家的貨幣會貶值,若一直持續的量化寬鬆則會增加惡性通脹的風險
QE1、QE2、QE3的差異
第一次量化寬鬆政策(QE1)
時間
2008年11月24日
背景
金融危機的出現,希望透過購買銀行抵押貸款資産,挽救美國金融體系。
實施內容
美聯儲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累計1.725萬億美元左右。
特點
低長期利率促進投資需求。
優點&缺點
救了美國金融業,景氣則從谷底脫身但造成美元貶值,熱錢湧入新興國家與炒作各項資產。
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E2)
時間
2010年11月3日
背景
美國經濟缺乏成長動能加以物價低迷狀況無法改善,而政府又無法增加支出。
實施內容
期間為2010年10月至2011年第二季底前美聯儲發貨幣購買財政部發行的長期債券,每個月購買額為750億。
特點
漸進長久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專注在購買住宅抵押貸款擔保證券。
優點&缺點
避免經濟二次衰退、搶救失業與製造預期通膨,而熱錢持續湧入新興國家與炒作各項資產。
第三次量化寬鬆政策(QE3)
時間
2012年9月14日
背景
搶在在美國大選之前實施,失業率嚴重低迷高於8%。
實施內容
無限期對金融體系注資直到就業市場顯著改善。
特點
並沒有設定資金規模上限以及時效的期限。
優點&缺點
預估經濟會成長、降低失業率,但美元持續走貶的情況,對於出口導向的國家較不利。
美國QE3的目的
(1)景氣的復甦
聯準會宣布每個月將買回四百億美元的的債券,並持續量化寬鬆直到景氣甦醒,而且購買的債券都是住
宅抵押貸款擔保證券,目的就是為了要刺激房地產。
(2)降低失業率
QE3被施行有一部份的理由是因為接近美國總統大選,而選民的支持率和失業率是呈現反比,所以若要
贏得選民的支持,施行QE3是最快的辦法,但貨幣政策不是「治本」的好政策,所以配合房地產,本身
它就是內需的產業可帶動其他的相關產業如:家庭用品,並製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促使失業率降低。
(3)壓低房貸利率刺激買氣
聯準會買入住宅抵押貸款擔保證券將資金注入在銀行,使銀行利率壓低願意放更多的資金到市場裡,給
予那些建築商甚至是需要貸款的民眾,增強他們對美國房市的信心,而且聯準會也估計這個,「降低利
率」的辦法會維持到2015年,對於那些想要買房需要貸款的民眾,自然會影響他們的買氣。
(4)增加美國民眾消費
QE3帶動房地產也會影響消費,美國的經濟產值占全球總消費金額的35%,本身他們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
七成以上,房屋、汽車銷售,零售業績等都相當受到市場重視,所以當美國人消費力增強的話,主要的
貿易夥伴訂單也會增加,會提升經濟脫離「低谷」的情形。
現在美國聯準會是說有條件將回購債劵的金額每個月減少美金一百億,跟利率一點關系都沒有;
台灣要注意的是中國的QE及經濟狀況;
不用感謝我,是為了不讓你誤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