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在少子化的年代~~~房價到底在漲什麼呀

slcp wrote:
現在的學校、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是到處減班、減校

樓上一堆人講的沒錯,30年後可能房子過多,沒人買 ~
但目前"這個時候",卻是房子需求很高的年代,因為現在30 ~40歲的人,家裡的兄弟姐妹都很多,都有買房需求,所以目前買房子的需求,真的很高 ~
建商敢大肆蓋房一定有承諾的

少子化VS開放二胎

買不起你家的事

英國九龍的歷史定位



因為進入M型化社會,因為有錢人每人好幾間房,因為田僑仔很多,因為有人賺錢速度不是領薪水階級可以想像的,因為有人賺錢是賺黑心錢,因為這個社會有黑暗的一面(政府,官員, 民代,建商-->要打房還不容易,做不做而已還是做做樣子罷了)
 



ID1983332 wrote:
樓上一堆人講的沒錯,30年後可能房子過多,沒人買 ~
但目前"這個時候",卻是房子需求很高的年代,因為現在30 ~40歲的人,家裡的兄弟姐妹都很多,都有買房需求,所以目前買房子的需求,真的很高 ~



這句話的解讀是?
現在因為人口很多所以買房需求很多
但30年後可能房子過人沒人買
那現在看到三十年後
表示房子長期需求減少
往下看跌,最後沒人買變成賣不出去

那現在買是在賭誰是最後一隻白老鼠嗎?

不知道這樣解讀正不正確


不過30-40歲的兄弟姐妹其實不多
大概一戶就是兩個上下
真正多的是50-60歲的
70-80歲的年代才會生很多
而30-40歲的確實生的很少
根據2012年11月遠見雜誌的報導

台北市平均屋齡29.2年,有44萬間屋齡30年以上,其中有13萬間屋齡超過40年
全台灣屋齡30年以上有319萬間,大多數無法面對五級以上地震


貼資料

大家都會

不是嗎???


那個誰誰誰說年輕人買房需求是0, 靠繼承就可以

希望你不是10年後留一棟屋齡四五十年的房子給你的晚輩。
我31歲獨生女,買房是為了遷就工作地點,沒跟娘家或婆家住一起

N年後不希望小孩變成啃老族,我買的房子也不希望媳婦或女婿一起同住

當然還是希望房價不要漲太高

以後小孩買不起,我會更替她們跟自己煩惱~
小沙皮 wrote:
事實1: 不要問房價到底在漲什麼, 應該問"台幣到底在跌甚麼?"

事實2: 現在的氛圍, "房子"早已不是安身立命的目的, 而是炒作賺錢或是保本收藏的工具! 現在大家認為房子比較值錢, 所以都在買! 幾十年後的人如果不這麼想, 房價自然就下來了!

事實3: 政府的負債遠比你我想的要多很多很多, 與其說維持低利率是在維持一般人的貸款利息, 倒不如說政府只是在救自己而已, 自己都救不了, 哪裡還管得了其他?


有智慧
比起一堆拿數據來講的
拿奇怪理論來講的
這種現實狀況的分析才是中肯

我也是不論多空
單純以現況來講
太多人等投資客斷頭,等政府升息壓死那些還不起的
算了吧...


小沙皮 wrote:
事實1: 不要問房價到底在漲什麼, 應該問"台幣到底在跌甚麼?"


剛剛查了一下 Bloomberg 的匯率資料,近五年來台幣相對于美金算是微幅升值,相對于歐元算是持平,對日元則受到最近某位日本首相的影響,相對是升值的。整個趨勢而言,台幣不能算跌,這五年的房價整體是漲的。不知道這『事實一』的根據為何?


事實2: 現在的氛圍, "房子"早已不是安身立命的目的, 而是炒作賺錢或是保本收藏的工具! 現在大家認為房子比較值錢, 所以都在買! 幾十年後的人如果不這麼想, 房價自然就下來了!


這點倒沒有問題。不過時間可能不需要幾十年,以國際經濟情勢與多國政府作為來看,政府向房地產收稅只是遲早的問題。


事實3: 政府的負債遠比你我想的要多很多很多, 與其說維持低利率是在維持一般人的貸款利息, 倒不如說政府只是在救自己而已, 自己都救不了, 哪裡還管得了其他?


這點我倒是比較沒有概念,但是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國家借錢跟個人借錢的利息是不一樣的。國家借錢的利率應該看國家發行的債券的殖利率比較準吧?作為一個有著自己幣制主權的國家,如果政府以該幣制借錢,在最壞的狀況下是可以片面拒絕還錢的,只是要付出很大的政治代價。看維基百科,西班牙跟蘇聯就幹過這種事。政府的負債跟央行定的利率,小弟是看不出關係來的。
archmage wrote:
剛剛查了一下 Bloomberg 的匯率資料,近五年來台幣相對于美金算是微幅升值,相對于歐元算是持平,對日元則受到最近某位日本首相的影響,相對是升值的。整個趨勢而言,台幣不能算跌,這五年的房價整體是漲的。不知道這『事實一』的根據為何?


你好, 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 歡迎討論! 有錯還請指正, 感激不盡!

我的立論基礎一部分是來自於我對"外匯存底"的觀察! 近年來, 大量美金匯回台灣, 政府為了不讓台幣升值太多太快, 因此大量印製台幣來換美金, 維持台幣和美金"相對"的比值, 造成"外匯存底"一直增加, 但是台幣"該升值卻沒升值", 其實形同"貶值"! 歐元和日圓分別又和美金維持一個"微妙"關係, 因此和台幣一比, 也是"相對穩定"! 而匯回來的錢不知道要擺哪裡比較安全, 因此很多都利用家人名義拿去買房子或土地 (至少不會變壁紙). 當然, 若是放任錢匯回來而不做適度控管, 台灣出口成本相對提高也是刀子的兩面, 有利有弊! 我們現在看到的穩定其實是適度控管之後的結果! 維持一定的出口競爭力, 但是犧牲了台幣的購買力! 我這裡不討論利弊, 只是提出我看到的事實: 先不要問房價到底在漲什麼, 應該問該不該放任錢匯回來而不做適度控管? 不管的話又會如何?


archmage wrote:
這點我倒是比較沒有概念,但是根據網路上的資料,國家借錢跟個人借錢的利息是不一樣的。國家借錢的利率應該看國家發行的債券的殖利率比較準吧?作為一個有著自己幣制主權的國家,如果政府以該幣制借錢,在最壞的狀況下是可以片面拒絕還錢的,只是要付出很大的政治代價。看維基百科,西班牙跟蘇聯就幹過這種事。政府的負債跟央行定的利率,小弟是看不出關係來的。


國家借錢的確跟個人借錢的利息不一樣。西班牙和蘇聯過去如何我不清楚, 但是我知道會買台灣發行的債券大多都是自己人(自己國家的銀行, 壽險業等等), 很少外來機構購買。而銀行賺的是固定的利差, 債券跌價利率上漲將會帶動存款利率上升, 接著銀行再依存款利率承做房貸, 房貸利率就會上升, 反之就是下跌。我的解讀是: 在台灣雖然國家借錢跟個人借錢的利息不一樣, 但是連動性很高!

如果我的解讀有錯, 還請高手指導! 謝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8310516.shtml

少了年輕的窮人,多了富有的老人,結果會怎樣還很難講咧....

(不知道返鄉鮭魚總數多少就是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