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現在買房,是人生最正確的決定


roward wrote:
擦鞋童理論當有天連在...(恕刪)


『擦鞋童理論』?應該是在資訊交換不發達的年代才有用吧.......

現在網路資訊交換這麼快速.......有用嗎?

況且.....這版看空比看多的還多得多........覺得房價偏高的也佔多數?

這..........拿擦鞋童理論來反駁版大?不剛好證明版大說的才是對的....

一個月才繳六萬?俗假靠巴!
Faraday.H wrote:
快點買!再不買來不及...(恕刪)

Jimmy Syu wrote:
我本身中壢人,看外地...(恕刪)


真的中壢青埔高鐵站附近真的炒得超不合理

周圍不是檳榔攤小吃部就是小型工廠林立

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離市區也不近

除了離國道比較近之外,真的不知道誰會住那種鳥地方
dodo0702 wrote:
開版大是多方新秀,但跟多方眾前輩比起來胸無點墨文章一點說服力都沒有...(恕刪)


新秀? 哈哈, 哈哈哈,


亨利王子贈送予我的網路神器乾坤指, 早就指明一切了
如果是看外國人的話
怎麼不買新莊的思源重劃區呢?
晚上跟假日都是外國人在騎腳踏車
異國餐廳也一堆,生活可說是樂活得很
只是這些外國朋友膚色比較黑一點罷了
而且東南亞來的居多(或者幾乎是全部啦!)
很多住在新莊化成路的工業住宅裡面
同一個區塊還有所謂思源重劃區
一坪四五十萬
大家共享化成路跟幸福路等生活圈
吃越南菜、喝泰國啤酒、嚼台灣檳榔都很方便的
KingDavid520 wrote:
二十多年前, 幾乎所...(恕刪)


附議!

差不多20年前,那時敦北167號某樓的外商老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外商老闆
都住在七段上去的別墅.

不過在"20年前"的之前幾年,我帶同學去天母商圈,就覺得很難逛了,以前振興旁還有時時樂的時候感覺天母還滿歡樂的.

至少後來在"20年前"之後的幾年天母東幾家pub 還活了很多年,且倒了還會再開新的.

曾經看過某迪化街家族企業住的齊信大樓下星巴克,沒多久又不見了.
後來敦北167號的外商搬去101大樓,很多外商老闆or夥伴or高幹可能都轉去信義區住大樓.

天母外籍人士確實越來越少,反而我在台中五期綠園道附近看到越來越多外國人 (當然不是同一批)

呼應樓主所說的,天母就是回歸很在地的社區居住型態,現在還在講天母商圈,應該早就轉型為社區、文教、餐飲、醫療等適合當地居住型態的商家模式

然後社區型住戶一直進

一直還說天母商圈沒落....

我倒覺得不如直接說天母商圈已經沒落20年了
或者說根本不存在過天母商圈

這又不是師大商圈
又不是士林商圈
又不是頂好商圈

何以天母可以成為商圈? 難道還有忠誠商圈? 德東商圈? 芝山捷運商圈? 天母SOGO商圈? 天母新光商圈?
天和公園商圈? 陽明醫院商圈? 忠誠公園商圈? 士東商圈? 雨農商圈? 雨聲商圈? 儂特利商圈?

搞不好石牌商圈都比天母商圈來得熱鬧及持久..

或者改叫天母社區商圈,這我還可以欣然接受
或者叫天母果菜市場,這個我也很喜歡

看看天母卡的發行,這種就是打著社區型態經營方式


可觀察,特色餐廳越倒越多
以前的天母101就倒 (外傳連公子吃過,偶也去吃過,吃完就倒),合菜餐廳應該是可較長久
整個天母東到西商圈就一個義麵王 + Mr.Onion + 哈根...比較有商圈型態的...但有哪個商圈年輕人餐廳這麼少的? 哪個有電影院的地方,完全沒有小吃攤聚集?
其他如中山北七段上去還有什麼店?


"天母商圈沒落" .... 這個是20年前的形容詞啊
現在買房最後的結果就是:各人造業各人擔,就這麼簡單,不複雜的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如果是看外國人的話
怎麼不買新莊的思源重劃區呢?
晚上跟假日都是外國人在騎腳踏車
異國餐廳也一堆,生活可說是樂活得很
只是這些外國朋友膚色比較黑一點罷了
而且東南亞來的居多(或者幾乎是全部啦!)
很多住在新莊化成路的工業住宅裡面
同一個區塊還有所謂思源重劃區
一坪四五十萬
大家共享化成路跟幸福路等生活圈
吃越南菜、喝泰國啤酒、嚼台灣檳榔都很方便的...(恕刪)


說的真好

外國人都搶進新莊重劃區..或者是原本這些外國人就住在那,只是重劃區畫到他們旁邊
霧散了

人來了

林口發了!


快去買林口!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對啊
很便宜啊 趕快來買啊…啊…啊…
我桃園的小透天就靠你們了啦
謝謝啦 …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