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這樣房東真的划算嗎?

tradedabon wrote:
都說了是投資了..你...(恕刪)


當局者迷,許多投資客都越玩越大,局勢變化或者一次周轉不過就...
買房子還是以自住的角度去評估比較好,晚上也比較睡得著!

應該不是擔心房東划不划算,要算的是你租的划不划算
老在算房東有租不出去的時候,那你也會有不租的時候嗎?
好好算一算付出的租金是否划算比較重要
替比自己有錢的人擔心,還是憂國憂民啊
陳小春2525 wrote:
當局者迷,許多投資客...(恕刪)


人家的財務規劃,怎容置喙. 畢竟盈虧自負,如果您錯了,豈不是誤人
任何時候任何事,留點其他可能性對自己是好的
rdcmd wrote:
人家的財務規劃,怎容...(恕刪)


別人的建議要不要聽決定權在自己吧,錢在自己手上,想怎樣花別人又管的著?
投資房地產本身就是在賭未來的可能性,當然也是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投資也不是為了要住,純粹就是喜歡買房...
有夢最美!


陳小春2525 wrote:
別人的建議要不要聽決...(恕刪)


所以您只是喊爽的囉!
通常從人體出來之後可以不用理的,有一種統稱叫x
如果也可以把自己的話當x來看的話
那也是個人自由啦!!
rdcmd wrote:
任何時候任何事,留點其他可能性對自己是好的...(恕刪)


本來看你po文以為你這句話有點道理,結果也是跟房仲一樣容易偏激的個性!
不過假如你認同現在不買房的人都是你認為像從肚子裡排出來的x的話,那也是你個人的自由啦!
樓主只是以租方的立場上來問個買房投資人的觀點而已,或許人家也是有考慮要買房投資,他又不是房仲那可能接觸過那麼多屋主,上來問問多了解一下房市,這樣不行嗎?
市場買賣本來就是一窩翁搶進,沒積極的買房氣份房仲店頭會越開越多?房價會上漲?
小弟是包租公,分享一下投資房產的一些經驗.

1.會漲的不是建物,是土地.

房屋是真的會折舊的,所以有些鄉下的舊房子會隨著年限折舊,而屋齡一直是銀行鑑價的一環,但是一直以來漲的不是房子,是你底下的那塊土地. 假設你在信義計畫區有一棟40年的老透天,建物已經不值錢,但我相信還是會有人很樂意用高價跟你買,同一間透天你把它搬到三芝,基本上就烙賽了. 所以為什麼買房要買透天,因為土地值錢,房子會折舊,土地無法再生. 這幾個月實價登錄高價物件,一直有透店的存在...

2.投資客不在意現價,只想放在比較保值的地方

台灣房屋稅制非常適合屯房,有多的錢就買房放著,看好未來發展,買多少不重要,自住跟投資不同的差異就在於自住很在意當下的價格,投資看的是未來以及保值,反正錢放著只會更不值錢,不如放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房產成了首選,台灣房產低持有稅,扣了也不痛不養,擺著養地/房都不錯.

3.投資的情況五花八門

有些人買房是為了買來保值,有些是買來收租維持金流,有些是買短期,買來整理後等高價售出,有些是養著等增值/都更.

結論:投資一定有風險,若用自住的觀點切入,現在房價有點高,反正真正要貸款的時候銀行會幫您評估好這些風險的,實際上要能貸到40年條件要很夠.
billandcs wrote:
小弟是包租公,分享一...(恕刪)


同意+1
我也是兼職的包租公
投資1200萬可租3萬/月收益還真的很不錯
更何況總價也不算高
若物件在台北我也想多投資幾間囉

心中os...能租三萬的店面只售1200萬粉難找的
saturnyy wrote:
我的房東接手了一個投資客的房子 (五六年前買900) 買了 1200

然後開始出租~ 我每個月繳三萬租金給他~ 就算1200全都是用現金買的(其實有貸款)

至少要收400個月 (33年又四個月) 才能回本而已~

其中如果又遇到折舊...房子最後又變回900 (經過30幾年後還漲回到新房價應該也不錯了吧)

這樣房子已經差不多40歲了 還虧了300萬~ 這樣不是一頭空嗎?

而且超過10年的房子我估計也不會用三萬租它~~ 真有三萬也會再去找另外一個五年的新房重新開始

算一算當房東好像比寄定存還慘 是不是這樣?


以上是樓主的發言, 怕有人看看就忘了,隨便解讀


陳小春2525 wrote:
樓主只是以租方的立場上來問個買房投資人的觀點而已,或許人家也是有考慮要買房投資,他又不是房仲那可能接觸過那麼多屋主,上來問問多了解一下房市,這樣不行嗎?
市場買賣本來就是一窩翁搶進,沒積極的買房氣份房仲店頭會越開越多?房價會上漲?


我是感覺對不太上

人要說一些話,一定是看到或感覺到某些事,之後通常經過三個步驟才會說出來
1.對所見,所聞或所覺之事,依照自己認為對的判斷邏輯去分析
2.經分析認為對的,再加上自己立場,選對自己有利的部份
3.考慮這些過濾出來的話,是否為別人所接受?是否須要經過包裝,或引用他人的話或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話
一般人最常出的問題是,第一步與第二步混在一起,有時省掉第三步或用錯第三步.
如果是第一步與第二步混在一起,那說出來的話,完全是自身立場發言.如此一來對他人而言就無異於x了,因為每個人所在的立場都不一樣,如何叫他人與自己立場一致?
再說用錯第三步,解釋他人立場,或硬要拉他人背書,這就是我引述二者發言供比對為例.
我最討厭下屬的行為之一,就是強替他人解釋. 在公司中這是一種很要不得的行為. 甲做了一個不對的行為, 我問乙為何甲如此做?我的用意有二, 一是用乙告訴甲做錯了,二是我要乙思考如何處置. 但常常遇到的是乙在不了解甲為何如此做之前,就會先用自己的想法替甲緩頰. 這都會被我狠狠修理一頓. 這中間是一種很墮落的思想行為,為甲開脫是一種被管理者下意識的串聯,如果默認這種串聯的可行,公司就不用管了. 而這個觀念延伸至上述例子,是一種被受迫者之串聯行為. 這是下意識的,自身不易察覺,就像有東西往眼睛快速飛來,直覺就會閉眼一般如此自然.
反之為多頭背書也存在相同的問題. 這都是下意識感到受破的反射自衛行為.

就我看來,樓主應該無投資房產之意識, 反倒是有賺到了的感覺. 會發此文有在訕笑房東是笨蛋,自己很聰明,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住新屋. 可被潛意識串聯成何物? 可笑
當看到別人討論天邊雲彩時,別急於接下去說,先看看自己腳邊的污泥吧!


saturnyy wrote:
我的房東接手了一個投...(恕刪)


我非看多,也非看空

只是30年後的房價,依台灣過去的軌跡,很難比30年前低或是持平啊

2013均價跟1983均價相比----------應該高很多
2012均價跟1982均價相比----------應該高很多
........
........
即使是2003年SARS來襲,應該還是比1773年的均價高很多
........
........

從有房子均價統計起,應該有50年以上了(也就是民國50年算起),從民國80年(也就是民國80年跟民國50年相比)就可以開始印證30年後的房價只高不低,已經驗證二十余次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