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大量房屋的不是投資客就是建商
弄幾個假交易登錄進去墊高房價易如反掌
加個10%政府是過濾的出來?
更何況這個政府不是只會炒房不會讓房價跌的嗎?
該憂心的是低價都被濾掉了吧
怎麼看實價登錄都是拉高房價的好工具呀~
============================================
假登錄、真撐盤 不實申報觸法
2013/07/07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針對實價登錄「怪招」,內政部地政司強調,如果業者「假登錄、真撐盤」、「低價高報護航」,除了申報不實罰款外,也有觸犯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事項於公文書罪之虞,呼籲民眾不要觸法。
地政司表示,不動產交易實價揭露至本月已近30萬件,業者要利用揭露來操縱價格並不容易,但由於市場上確實有不少相關傳聞,目前已要求各單位對顯著異於市場交易價格的資訊,以查核契約書,貸款、資金流向等方式了解真實性。
地政司表示,如有申報不實,現行法令可裁罰3~15萬元,並可按次裁罰及限期改正。雙方如協議申報登錄不實之資訊,如被查出,除申報義務人涉及刑法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事項於公文書罪嫌,不實資訊提供者也有刑法第8條為共同實行犯罪行為之虞。
另外,對有人在備註欄上寫上大名,讓官方主動刪除不揭露,地政司表示,已發文地政士、房仲公會等各單位,宣導不要寫上個資,如再有同樣情況,將要求改正,如果一定要寫,就全部揭露,但洩露個資責任將歸屬義務申報人。
================================
實價登錄兩樣情 買家狂遮 賣方愛露
2013/07/07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實價登錄上路下月滿一年,市況顯示,由於揭露效應大,市場出現兩樣情,有人積極登錄、希望揭露,有人則是千方百計希望交易行情不要曝光。由於有人出「怪招」,引起內政部注意,已要求各縣市地政機關加強查核。
市場上目前盛傳的怪招有二,在不希望揭露方面,業界傳出只要在登錄資料的備註欄中寫上交易人姓名、地址,由於涉及個資法,官方就會主動刪除,不予揭露。
至於希望揭露部分,則傳出有投資客、部分預售或新建個案,和買方談好,給買方折扣,但要求買方同意登錄較高價格,以拉抬行情,或避免成交行情曝光影響銷售。
房仲業表示,實價登錄於去年8月1日上路,10月揭露後,雖揭露方式採去識別化方式,沒直接公布門牌號碼,但官方公布的樓層、屋齡、坪數等資料,仍多可判斷出是哪一棟社區,甚至是哪一戶。
這對社區或區域買氣影響不小,譬如北市豪宅產品因不斷被揭露「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這大半年來交易就一直很低迷;相反的,新北市的「新板特區」因近來揭露行情高於市場預期,在業者廣為宣傳下,房價快速攀升。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表示,對此情況,自用者因只買賣一次,且不以獲利為目的,不會特別關注,但不少投資客、代銷、建商就很在意,不過有人希望揭露,有人則是不希望曝光。
一般來說,打算短進短出的投資買方比較不希望揭露,擔心未來在轉手時容易被買方得知成本,造成轉手的困難,但賣方就相反,特別是在同一社區擁有多間房子的投資客,如果價格賣得不錯,就會希望官方儘快揭露,好用來出脫其他存貨。
房仲業表示,不希望揭露的人中,不少是名人或名宅的自用買家,主要是不希望因為揭露而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為了達到官方不揭露目的,據了解,不少人在登錄時,故意在備註欄寫下個人資料,由於官方不能刪改登錄資料,只好全部不揭露。
另外市場也傳出有部分預售或新建個案,和購屋人談好條件後,登錄較高價格,藉以拉抬房價或撐住預售行情,對此,內政部也收到風聲,近日並行文各縣市負責登錄查核的地政機關,針對異常交易價格進行嚴格查核。
22K全日空 wrote:
「台北市府官員坦承,...(恕刪)
這名官員說,因人力有限加上查證困難,目前傾向針對豪宅交屋建案,若累積三戶、五戶以上的登錄資訊,價格未出現大幅度的落差時,才會予以揭露,不會受到最高、最低五%的原則限制,近期揭露的豪宅「勤美璞真」就是按此原則揭露的案件。
http://tw.news.yahoo.com/豪宅揭低不揭高-官民諜對諜-004206757.html
原來「勤美璞真」已經累積三戶、五戶以上的登錄資訊啦?很好奇被掩蓋的成交價是多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