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cord wrote:今天(6/26)晚上散步經過,用手機拍的...這在我家附近,過去這根電線桿平常是貼1、2張,最近滿桿盡是黃金紙...機會常從每天的生活觀察中出現,不知這算不算? 看起來快要有新聞每天巡電線桿,年賺百萬以上
R6.2 wrote:會貼的通常是小家的居多吧? 朋友在某房仲,這個月桃園還是表現很好 大型仲介可做跨區聯盟,感受可能會稍微小一些。我的觀察是除了少數區域,大部分開價有很明顯在下修了,不像之前到處在漫天喊價。且這1~2個月開車時遇到路上發傳單的人突然變的很多,幾乎只要白天出門都會遇到發單的人,連在楊梅算挺偏僻的地方都有,然而有些建案印象中早已完工很久了,可見南桃園滯銷建案其實不少。R6.2 wrote:林口除了一年中少數日子起霧的時候較差,其他大部分時候空氣品質與對流遠比北市好多了 個人覺得林口的問題是冬天真的挺濕的,小弟住過一陣子,比陽明山、還有楊梅山區都還要濕,但後者是郊區,前者卻是市區...不過空氣是真的有比台北好。
房地產業者還是這麼多的狀況下,意謂著於買賣間能從中能抽傭金套利益來謀生的難易度仍低,這樣的事實宣告了房價要降還是得先看這群領頭羊是否活不下去要收店。所以了,常說怎麼來便怎麼去,簡單來說就是炒作出高房價的所有相關人等,不由後繼者吐出那些獲利前,要降價實在還早。但是物件數爆發和成交量爆低,想仲介成功要付出的代價勢必不小,必須承認那種人人搶購的好物件早已遠離,不換一下價格,還可能買進者一定是極迫需求才能含淚買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