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造成:
1.房價的M型化:也就是豪宅級、商業辦公大樓、新蓋的大樓才有漲價的空間。另外一種就是政商合作的都市更新案件,炒土地的狀況。至於現在一些所謂中間十年左右的一般住宅,我想沒甚麼投資的價值,漲跌空間不大,沒有投資的套利空間。
2.如果當陸資到台灣炒房成為一種趨勢或是風潮,勢必造成大陸本地的豪宅或是高級住宅受到比價效應的衝擊,甚至會造成人民幣跟台幣匯兌的大幅變動,這樣大陸政府不會管嗎?
3.基本上身為一個台灣人,要不是非不得已台灣買不起,或是工作上必須要到外地去,我還真不願意到外地去買住宅。一方面要離鄉背井到不熟的環境,二來也沒有這麼多錢,如果到台灣炒房的是大陸的企業,那一般住宅要升值的空間我想就更有限了...。
以上個人胡亂推測,

現在我只認清一個事實,房仲的功能就是帶去看房子,他說什麼都不是真的。什麼底價啊 政府政策啊 有多少人斡旋啊 旁邊會蓋什麼啊 之類的,全部得靠自己找資料。
action1219 wrote:
剛剛看房回來跟房仲閒...(恕刪)


只不過最近很多歐美來的『外國』朋友,來台北時一直在問小弟同樣的一件事!

問的就是?將擺在『香港』的資本和辦事處,移到『台北市』的可能性?

兩岸通航以後,至少『台北市』的角色,在外國人眼裡,是有點不一樣嘍!

以往他們兩地跑,都一定會經香港!

但他們最近亞州第一站和最後一站到台北的次數?反而比到香港多很多!

最近反而比較少到香港!大多是『班機』轉機的原故......沒空進『市區』。

而且他們同時覺得香港的『寫字樓』太貴了,『白領』的薪水也越來越高...

年輕的聽了這......?有點『刺耳』齁........

以往『香港』在兩岸三地中的角色定位,會被台北取代一些是滿『肯定』的!

亞州金融中心的地位?台北市『短期』是比較難啦!

沒辦法!

台灣的『政府效能』、和銀行業的『金融服務』?還差上人家『一大截』!

但是兩岸間『物流』和『貿易』的角色定位?好歹也可以搶一些回來吧!

這些.....應該多少會帶動一些市區內『辦公室』和『租賃住宅』的需求吧?

台北市以外的情況?小弟就不清楚嘍,沒辦法提供嘍!

誰叫小弟是版上各位號稱的『天龍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