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新手投資一些問題

只能說投資沒那麼簡單...
如果想以小搏大,那麼美股或是外匯保證金到是挺快的
不過新手就別想太多了
沒去研究任何投資商品
想從裡面撈到好處
通常都只有被撈的份而已
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
一年收入六十萬,
先投資自已最好.

eahsiao wrote:
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恕刪)


投資自己+1

在還沒有一大桶金之前, 房地產還是不要碰比較好~
除非, 想幫那些仲介投資人解套啦..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小弟建議你,每個月好好存錢

先存到第一桶金(那時候你也差不多快30了)

然後再去貸款買小間的房子,

在這期間都不要投資股票基金,否則錢會越存越少

不過你可以像其他版友說的,先去了解其他投資工具到底是怎麼玩

在股海能賺錢的散戶真的不多,沒賠錢就很強了,口袋也要夠深
麵包的厚度決定愛情的長度
建議先有一桶金後再考慮如何投資.
現在先好好花錢存錢投資自己何朋友比較實際
看好房地產, 要買reits, 請不要買台灣掛牌這6支
想直接買國外的reits, 去券商開個複委託
若不怕被剝兩層皮, 就去基金公司買房地產基金
今年到目前為止, 多數房地產基金都漲15~30%

以上都可以做小額投資, 變現性又快

樓上很多用過去幾年台灣房地產賺錢經驗的, 推薦此時買房, 我持保留意見
如果你還有一些些產業或是經濟體漲跌變化的觀念
當房地產投資不是只侷限在這島上時, 而是全球再看時
你會發現, 美國日本甚至部分的歐洲房市, 都比台灣相對要有價值, 與較低的風險
如果台灣房市一直創新高, 你沒有下一個點的比較基礎, 此時價格都是用喊的, 很虛
目前這個點, 你喊台灣房市會漲20%跟美國日本房市會漲20%
全世界的的投資專家, 99%都會說後者, 還有1%的人 就在台灣...
因為這樣美日都還沒過前波的高點, 且房市已經整理5~15年了, 底打得厚到不行

證明:

REIT是在交易所掛牌的股票, 很好買賣
台灣的REIT與房市都沒有國外投資人, why? 資金早就說話
馬來西亞的reits與房市都有很高比重的外資, 其他我就不多說了
人最怕的就是在之前覺得ok的的象牙塔中過日子, 所以你也要好好過濾網上的資訊
特別是, 你有國外投資標的選擇時, 包刮reit與reit基金, 國內房市看來是很後很後面的選擇

其他產品

人民幣投資商品
舉例來說, 若人民幣兌美金未來1年未貶值到6.2x, 就可以拿5~7%的利息
這在過年到上個月發的產品, 目前來看幾乎都是利息與匯價雙賺
不過這兩個月人民幣又升值, 所以產品的風險, 或是贏錢的機率都降低
但至少還是保本
不過所有的產品都只是在玩選擇權與forward罷了

其他有關衍生性商品的, 就不多說了
我敢寫的是因為我做過, 不只是投資過, 是設計過...
第一筆衍生性商品的交易, 16年前了, 房地產投資, 也超過10年了

我很不建議你現在買台灣房, 但是國外的reit可以投資
雖然3月價格有些停滯, 你持續看美國房地相關資訊, 就可以抓到脈動
台灣你硬要看, 請看內政部的實價登錄與移轉, 就像你看美國,你只看政府公佈的數據般的客觀
其他的資訊請一律不參考, 因為你倒著看通常才是事實










先說明我不算是什麼投資高手, 不過我的許多同事口中時時掛念股票, 常常進場出場, 幾年下來大賺大賠, 總合下來存款不見得比較多

一個重要的觀念! 傻人有傻福, 但也不是呆呆的傻, 有些時候也要下定一點決心
投資絕對不要耍小聰明, 偶而的賺錢不代表一輩子賺錢, 很多人就是賺了又投下去, 然後血本無歸

幾個原則:
1. 月薪三分法, 一份零花, 一份日常必須(如房租交通...), 一份儲蓄(依你的月薪可設定15000/月)
2. 儲蓄的選擇: 定存, 政府債卷基金, 股債混合基金, 高收益債卷基金 股票基金, 股票
3. 可再分為穩定型(定存, 債卷基金, 股債混合基金), 積極型(高收益債卷基金 股票基金, 股票)
4. 以剛出社會, 投資可以積極型為主, 穩定型為輔
5. 個人建議, 積極型可佔6-8成比重, 視個人心臟大小而定
6. 報酬率設定(即出場的時機), 積極型可設定20-30%, 穩定型可設定10%
7. 重要!重要!重要! 到達心中設定出場報酬率的時候, 一定要下定決心出場, 不要夢想著再放一下賺更多, 因為賺更多時你又會想再多放久一點, 沒完沒了...通常到跌回去時才會覺悟...(心有戚戚)

所謂傻人有傻福...
1. 基金投資就是定期定額, 或許我們沒膽搞逆勢加碼, 但是低潮時也是要傻傻的堅持下去
2. 基金的操作, 原則上每季檢視一次即可, 不用像股票需要天天關注, 傻人專用投資工具
3. 傻人就是要求不要太高, 原則上總資產一年報酬達5%就算達標, 10%就算是賺到
4. 傻人不會去羨慕別人一個月賺幾十萬, 一年賺幾十趴 (別人賠錢的丟臉事不見得會讓你知道)

如果我是你, 每個月月存15000的話, 分成五份每份3000, 雞蛋別放在同一籃子內
1. 區域型積極型股票基金選一支 (金磚四區, 新興11國...等)
2. 產業型積極型股票基金選一支 (如黃金, 能源, 礦業, 科技, ETF...等)
3. 高收益債卷基金選一支 (通常不能定期定額, 單筆至少50000, 可先定存再轉)
4. 股債混合型基金選一支 (貝萊德不錯)
5. 定存或債卷基金 (通常不能定期定額, 單筆至少50000, 可先定存再轉)

http://tw.morningstar.com/ap/main/default.aspx
晨星的基金龍虎榜, 各式基金分類做得很好, 而且也有五顆星分級, 可作為選擇參考
另外, 通常越小的銀行, 手續費越低, 缺點是基金的選擇越少,
http://www.moneydj.com/funddj/
在晨星選定基金後, 可到基智網查詢何銀行有賣, 作為選定開戶銀行的參考
像我太太開戶的彰化銀行, 手續費頗低, 基金的選擇還算多, 缺點是分行較少...

至於想玩股票的話, 由於進出的金額比較大, 不適用定期定額, 當年終獎金有剩, 或者定存金額到一定程度, 有閒錢時可以考慮玩一下
我倒是建議可以拿點小錢買股票試試
就設定3~5萬吧
讓自己先感覺一下什麼是賺錢跟賠錢
等過了3年之後再來談"投資"這件事
不然一般新手很快就陣亡了
良心建議~
先選保本的做法吧
買個儲蓄險也就差不多了.....
剛出社會還是先買些 意外醫療險還比較實在...
房地產起碼也要最低來個五百萬以上...

oscer0204 wrote:
你好 所以 目前我能...(恕刪)


股票我只推薦台灣50
房地產你要先準備一定的錢母,例如樓上說的3-500萬
再說,現在房地產炒成這樣,你小本的就閃遠一點

100個機會,不是每次都投資
而是相準準的,C/P值高到破表,風險不會太高的時候,再出手

厲害的"置產客",不是頻繁交易進出
而是5-10年內看準以後,一次出手,然後縮手
等待下一次1/100的機會出現

畢竟他不是靠這個吃飯的
所以你還是要最顧好你的本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