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666 wrote:
你今天開服飾店,一件花1000元買進,掛一件2000元賣,
但生意不好,房租+員工薪水壓力一直來,再下去可能會倒店,
這時候你會不會考慮用降低售價的方式,薄利多銷,看看能不能改善?你會吧。
台灣建商肯定不會這樣做。而且他們的成本跟賣價差距絕對更大,放著慢慢賣就好,過一陣子房子還會漲價呢(或說還可以炒高)!有誰看過過季衣服慢慢賣會漲價的嗎?
說真的在這煩惱建商房屋稅甚麼的都太好笑了,不要說房屋稅,打開報紙到處是滿版廣告,滿一頁不夠還要連續兩頁才夠氣魄,登這樣的廣告都是百萬元在計算,可以抵多少房屋稅?建商都不煩惱廣告費要這麼多了還會煩惱房屋稅?
球員兼裁判甚至連觀眾都是他們的人,你怎麼跟他們玩?
總之貸了幾年就是幫這些大集團打幾年的工吧~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130409_3_3pvj6
央行、金管會聯手 壽險自家建案房貸 被盯上
時報資訊
( 2013/04/09 09:00 時報資訊 )
.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壽險公司辦理自家建案房貸被盯上。相關人士透露,央行近來高度 關注母集團有壽險公司的建商售屋動向,並已向金管會表達關切,嚴 防建商透過人頭戶,向母集團旗下的壽險公司以「房貸」的名義套取 資金,已成為兩大部會採取不動產放款管制措施的下一重點。
相關人士指出,未來壽險公司承作自家建案的房貸,央行和金管會 兩大部會將更嚴格檢視借款人身分。
集團旗下有建設公司的壽險公司包括遠雄、台壽、宏泰、國壽、富 邦、新壽等,特別是這些建商若有多項建案是位於三峽、淡水、林口 等餘屋過剩或近半年房價高漲的桃園青埔等區,將成為重點觀察對象 。
先前央行在理監事會議前向金管會表達關切,知情人士指出,央行 除了關心利率問題,也憂心有壽險背景的建設公司透過自家壽險的房 貸,甚至以公司職員作人頭戶,套出資金為自家賣不出去的房子「護 價」,等於是用保戶的錢來助長建商哄抬房價。
相關人士指出,央行除緊盯包括桃園青埔、南崁、八德、中壢等地 新建案是否有賣方喊價屢創新高的情況,對三峽、淡水、林口等地餘 屋過剩情況嚴重,央行也已全面警戒,觀察是否有建商變相「倒貨」 給同集團的壽險公司,一方面紓解財務壓力,還能藉由壽險公司接手 替自家建案「護價」。
據現行法令,壽險公司要投資不動產,僅能以商用不動產為限,不 可投資自用住宅,而且金管會去年已規定,投資報酬率最起碼得高於 2.875%。
對此,資深國銀主管指出,壽險公司要「支援」同一集團的建設公 司,雖然不能用「投資」方式直接接手,但可用「貸款」的方式變通 ,其中房貸就是最好用的方式。
國銀主管舉例,建設公司或集團可由職員作為借款人,再透過壽險 房貸,取得8成甚至9成的資金接手這些尚未去化的餘屋,但這種方式 雖可紓解建商財務壓力,另一方面也會讓壽險未來資產價值風險增加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