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kensking wrote:就是因為像樓主這樣的人一方面罵房價高,罵投資客 其實對於房價高我也沒在罵 也沒有罵投資客畢竟 在這樣的時代 有錢賺就要往哪裡去 我並沒有對此有任何不滿不滿的是 現行政策與市場間的混亂 政府卻缺乏明確政策 讓我對於買房這件事情很難有依據做評斷所以 真的不要誤會了
我覺得像我一樣買不起房的真的是少數!新聞炒作出來的!我身邊每年都有一兩個人在買房子看房子!隨時隨地都有朋友在說又在哪裡買了房子!我們賺沒那麼多!是我自己的問題!話說:我老闆又在物色房子了!嘴巴整天都說房價太貴貴得很離譜!但是還是都挑幾千萬的在看!最近幾個月常跟我說的就是:A,有空在591幫我看看有沒有好房子!
個人認為.房價高只有在重點都會區才會"歷久不衰",其它區域只是短暫跟風罷了.而我認為.其實板大月入9萬.說買不起房子是客氣了.應該說是看的上的買不下去.而買的起的也買不下手吧.並非所有的房子條件價格都那麼硬的.端看你"認不認的清事實",說的簡單一些.真的不買不行.不會退而求其次?買公寓?買套房?如果你想要的真的買不起.說真的.沒有誰說一定得要買房子,或這是一定得要"在台北"買房子.如果我是你的條件.我反而選擇目前租破屋.勤存錢.未來到其他區域買心中的夢想宅.並不流連於台北.又或者山不轉路轉.回到故鄉買屋.工作也在故鄉找.意思其實一樣.在台北賺多錢但買屋是夢.跟到南部賺少錢.但買屋圓夢只能說路掌握在自己手裡.至於政府政策?告訴你啦.高房價政府就是始作俑者.房價要解決還得要政府有決心跟有資金.不是那麼單純就能解決的了的.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奢侈稅.實價稅.有用嗎?你稅越多.我就轉價到買屋者身上.一樣越墊越高啦....我覺得唯一有用的還是要先向建商下手.或是蓋多到數不清的優良出租宅,唯有當"房子"不具價值時.人們不把住當成投資時.房子才會"無價"
hitradio wrote:每次休假回南部 的...(恕刪) 南部真的跟北部有些許工作不能比較!像我親表哥1995年就在IBM上班!後來得病回南部休養!修養幾年還不是很完全,(一種很奇怪的病,會突然放空神遊,你跟他講話講一半他會突然安靜自己開始講其他的毫無相關事情,例如討論霹靂布袋戲,他會講一半接到:我有裝SSD,當C槽很快,當系統很快,然後又接回劇情之中,然後自己馬上瞬間轉換話題,又會突然呆滯眼睛看天空,還會起床以為自己是女生跑去買女生內衣,聽說是電腦玩太多後遺症)後來正常點就在高雄市區找工程師職缺(三不五時又會發作,過年下去找他,跟他聊,他的薪水是本來了4分之1,公司應徵寫程式+到職之後才知道還要外派安裝監視器,修理電動鐵捲門,三不五時還要幫忙處理大批廢電腦拆解回收!
用時間換取生活品質,早上提早半小時出門,買遠一點房子會便宜一半以上......。台北一坪60~100萬@@?桃園市區一坪1X~20萬...台北25坪的房子的價格....桃園可以買到125坪左右了....。房子有迴音了...。不過桃園推案大多3~4房。100坪以上大都豪宅等級。
課稅不是一位副市長就可以執行.但讓台北市房屋資訊透明則是一位副市長可以做的1.當你買一個社區,你除了很清楚知道價位,也讓你知道空屋有多少.2.當建商又在說完銷時,會被要求公布清楚的資訊.3.會讓你知道,例如:台北市房屋轉移棟數只有2000多戶,但從業人員有10000萬人.4.只要把所有的資訊透明化,並幫你分析...就達到基本的居住正義了.此外,副市長上來還可以影響一件事,起碼他在任1年9個月,觀望的買方一定居多.這也達到張教授的觀點,暫時觀望一下~~hahahaha
metta-sati wrote:其實 只有台北價格誇...(恕刪) 是全台灣大部分的一級城市、二級城市都有漲,只是只有台北漲的最誇張,現在台北不好炒房了投資客和房蟲都開始往二級城市進攻,連屏東那種較熱鬧的區域都很明顯的在漲價了
沒買房的人希望房價跌....(最好是大跌!)......買了房的人應該是希望漲再漲(最好是噴出)...這是很兩難的市場機制.....除非大咖恐慌性拋售.....不然房價再回去的可能性我個人認為極低....
買房在我的觀念就是儲蓄&投資~你的問題;我和我朋友也曾面對過,當時我選擇咬緊牙根買下去;也是覺的貴的要死,朋友沒買選擇租。7~8年過去了,所有地段幾乎漲了一倍多,朋友7年過去了,還是在謙房價貴;還是下不了手。不知不覺我第二間房,也買下來了(當然也是很貴);也在咬緊牙根。希望給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