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房仲業如果可以少賺一點,也不會搞成現在這樣…


衝鋒銀行員 wrote:
新北市一間房子100...(恕刪)


也不是說仲介都很沒良心
小弟看房一年多以來也遇到很多認真的仲介

但是大環境就是這樣
一粒老鼠屎都會壞一鍋粥了
更何況這個房仲業的大鍋子裡太多老鼠屎了
就小弟接觸過的仲業
至少一半以上都有以下的缺點

不專業:一問三不知

搏心機:跟賣方一搭一唱呼攏你(就目前接觸過的,只有"信義"比較站在買方的立場)

製造虛擬買家:
虛報之前有人出多少斡旋都買不成,叫你要再出高一點

唉~怎麼玩都那幾招

小弟也贊同樓主
如果仲介費少收一點,或許大家都仲介的觀感會提升一點
你說仲介費6%是規定???
依據管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 經營仲介業務者應揭示報酬標準及收取方式於營業處所明顯之處。
報酬計收標準依據內政部 89 年 5 月 2 日台 (89) 內中地字第 8979087 號函示:
(一)不動產經紀業或經紀人員經營仲介業務者,其向買賣或租賃之一方或雙方收取報酬之總額合計不得超過該不動產實際成交價金百分之六或一個半月之租金。

看清楚~是不能超過,不是一定要收到6%

你說少收一點生意做不下去???
那你們店裡面擺的那些"百萬年薪服務員"是哪來的??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自己沒本事要怪誰啊
有些仲介是建商投資的, 投資客要賣房必須委託他們賣, 他們刻意拉高投資客的賣價, 以掩護建商自己案子的出貨, 讓蒙在鼓裡的投資客一直在做發財美夢.

ystzeng wrote:
應該有時候,那一間貴...(恕刪)


真的,我有一位當房仲的同學及一位房仲朋友,跟他們聊天,

共通點就是好的物件會自己或跟朋友一起買下來,

等到別人看到已經又是被拉高後的價格了!

我只認識兩位房仲,結果兩位都幹同樣的事。

所以我認為全台應該有90%以上的房仲都幹這檔事

他們並沒有少賺,只是把未來的Quota用完了
我來說句公道話。

今天不管房仲賺多賺少。
也一定會搞成現在這樣。

為什麼?因為我們有百萬房仲大軍啊。
人家外國人,是百萬研發大軍,我們是百萬房仲大軍。
你們說怎麼可能不會沈淪。
當房仲的比做工的還多,房仲展店比便利商店還快。

誇張!房仲要自救。先將從業人數自砍現在的5/6.
台灣不需要這麼多房仲,台灣也不要年輕人去當房仲。
就要看屋主口袋深不深@@
因為台灣房子目前還是很貴><
目前屬於~價漲量縮~而且會不斷的縮
反正機會多的事~
這一篇說的真好

以前房價都是幾百萬, 陷在動輒上千萬, 結果抽%還是這麼高.

真是不覺得那樣的服務值那樣的價.
少賺多少才算合理?
少賺多少才算合理?
少賺多少才算合理?

今天你有房子要賣,你少賺多少才合理?
同類型產品,實價登錄行情1200~1300的房子,你要賣1200含仲介服務費,還是1300實收啊?




人性的問題在"貪"吧!或許您只是還沒本錢貪而已!
cazando wrote:
等到房價推高到一個沒人願意下手購買的高度,就是泡沫破裂的時候了,通常這時候我們會需要類似二次金改或美國的量化寬鬆這種政策來救市,而政府也一定會推出這樣的政策來救市



1.臺灣房市的量縮 跟你所謂的沒人願意下手購買的高度 是否已經類似?

2.二次金改 很大的重點在打銷呆帳 呆帳也是上一波房地產炒作的產物 一些人債留台灣跑到國外去
目前台灣已經到舉債上限了 加上淺在的十兆債務 這是五年多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政府根本不可能有錢再投入這地方

3.量化寬鬆 臺灣也沒有作的本錢 彭淮南在回答張忠謀已經說了 沒辦法讓台幣貶值
印鈔票 就是讓台幣大幅貶值 這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且這種做法是等於向全民奪取財產
他只要多印一成的鈔票 人民身上的鈔票 價值就會剩下0.909
等於原本一千萬 剩下909萬價值 那消失的91萬 就是政府印出來的那些鈔票
現在政府也沒本錢玩量化寬鬆 老百姓的痛苦指數已經翻了 再加上政府又來變相搞通膨


政府現在缺錢缺很大 會做的 只剩下房地產的課稅而已 這是他唯一 出師有名的東西
因為台灣的房地產稅賦跟國際上相比太低 甚至比管理費還低
地方政府 都因為要負擔公務人員的薪水 退撫金 18%的比例支出 各欠台灣銀行數百億
而且每年都在擴大虧損中
中央也不想完全承接 因為他自己都自顧不暇了 他還有軍人那塊要補 公教他也要負擔
還有最近吵很兇的勞健保

現在一堆開始砍預算 但現在已經不是節流的問題了 開源他也要去做

臺灣的房地產總值是6兆 國際上如果扣5% 臺灣扣1%就好 一年有六百億的進帳 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調高地價 實價登錄 通通是為了最後的課稅 做準備

現在只是差配套 自用是一定稅率低 再來是非自用住宅怎樣去扣持有的房地產稅的問題

在價錢已經推高到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下手購買 還有持有房地產稅的增加情況下

房地產的未來已經可見了

這些還不論少子化所引發對未來台灣經濟、稅收以及對房地產衝擊的影響

先說小弟不是房仲業務,政府規定仲介費最高可以收到六趴,但是真的每間成交仲介費都可以收到六趴嗎?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容易,仲介要的是成交,有成交有收入沒成交沒收入,會在意有沒有收足六趴的是那種標榜有四萬多底薪抽但是成數很低的仲介才會沒六趴不做,因為根本沒有利潤可言,一般加盟店搞不好有2.3趴就做了,房價會這麼高,不能都怪房仲...無能的政府跟過多的炒房投資客才是這一波起漲的主因之一....
怎麼會跟房仲無關呢?
我記得之前還有房仲自己賺到對不起自己,
自己出來出書揭發黑心房仲,
記得前一陣子還有名嘴說,
房仲自己嫌仲介費賺不夠,
還自己買房跟投資客玩起來了!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