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02 wrote:最近的房價比較大利空...(恕刪) 看到你的這一篇我有點嚇到人口紅利你解讀為利空 你以前不是解讀為不影響你的論點我沒記錯的話 妳是說人口會移動.....xd.............
兩岸關係其實是利空請設身處地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個大陸天津或杭州的中大型公司的老董你手上有20億人民幣可以擴展業務你公司的業務版圖是在中國約占四省品牌排名在競爭者中大概在2-3名這樣的情況下你的20億人民幣預算要去哪裡繼續擴展公司業務?若你會選台灣我肯定你永遠也當不上老闆了
sonic172 wrote:這樣的情況下你的20億人民幣預算要去哪裡繼續擴展公司業務?若你會選台灣我肯定你永遠也當不上老闆了...(恕刪) 台灣不是個好的市場,但卻是個很好的練兵場能在台灣存活的經營模式,基本上到世界任何地方應該都能夠生存下來
我只知道開價的確可以在現況下報復性上漲。成交價笑死人。量更一如年餘來預期的持續萎縮。很多人的認為或看法,事實證明了什麼?不就是看走眼和看錯了,最後不是乖乖住口就是嘴硬到住口。接受成交量繼續萎縮的現實唄!有錢的早就都進貨待售中囉。還期望什麼的只能繼續期望。沒更慘絕人寰的政策是破不開這局勢了•••
當人民還買得起的時候 可以經由某些因素去刺激人民購買人民因為壓力 怕現在不買 以後更貴當價格已經漲到大多數人民都買不起的時候用同樣的因素去刺激 已經失去效用了因為現在的價格已經買不起了 在更貴 也跟自己沒關係了到了這個地步 壓力反而轉向變成在建商 投資客 手中當資金週轉撐不住 價格自然就會下跌如政府再加以實價課稅 這個問題就會加速浮現目前人民的薪資水平 大約是五六百萬的房子 越往上負擔就越重目前的房子 雙北 中古屋 有的都已經高出這個價位許多新屋就不論了但可見的是 因為這樣的拉鋸 導致的量縮 影響第一的 是仲介
雖然有諸多利空但是我覺得還有一個因素要考量也就是樓主所謂的賣力今天一堆建商建了一堆房整個大台北,市中心狀況可能好些,可是新北市一堆空房子,三重,蘆洲,五股,板橋(可能少一點),林口,淡水,八里...一堆重劃區,一堆屋齡不超過十年的大樓,晚上去看,燈都暗暗的只有兩種解釋,不是因為現在景氣差,大家都狂加班,就是因為沒人住我相信後者居多建商寧可空在那邊也不願意賤價賣出家裡做建築的一個朋友曾經說,建商建一棟樓,可能買個其中的幾成就回本了,剩下的就慢慢賣更有聽過傳言更惡質的建商老闆,欠銀行一屁股錢,賺錢了,朋友問為何不先還?他說:反正呆帳又不關他的事,傻傻的,幹嘛還?希望這只是傳言...欠錢的人才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