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她怎樣挑
就是不肯挑老公寓
老公寓真的被他嫌的沒有一個地方好
怎樣看都只看大樓
那時心裡就在想
明明預算沒辦法到那
卻寧願背那種重的房貸
也不願給自己較好的生活品質
真的搞不懂她到底在想啥麼
房市不好經濟不好,容易賣方要降價出售..但之前嫌高的人,現在賣方願意降到比較合理的價格賣時,還是要買的人有多少?總期待最低點...但最低點誰知道呢?沒法預期的...那些人就直到現在還是沒買到,因為心裡永遠想買到最低點..結果當時低點出現時,判斷還有更低..結果呢?
前幾年的金融海嘯,跟去年的歐債危機,大家都認為經濟不好了,又加上奢侈稅實施..台灣的房價該跌了...
結果呢?目前是量縮價平...中間從沒有所謂真正的泡沬或大跌...持平振盪甚至奢侈稅後還往上漲了一波..
都更真的是一個夢...不管是新制還是舊制,執行起來都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曾經有一段時間真的是很熱,關於都更話題..因為都更獎勵變多的關係,老公寓屋主,原本之前可能一坪換一坪加一個車位就願意,當時變成一坪要換一坪多..導致建商跟地主還是一樣談不攏,加上現在都更條件修改後,變成需要百分之百同意才能都更了,當然那些地主才了解到,都更真的是夢成份居多,才造成現在老公寓價格漸漸回到一個合理的價位
前幾年股市曾大跌到四千多點..很多人在八千點開始往下跌,跌到6000點,不敢買,跌到5000點還是不敢買,跌到4000點時,還是不敢買...認為會有更低..結果那些人,連一毛也沒賺到,因為高時,不敢買,覺得沒利潤,低時,又想等到真正最低點才要進場..反而一毛都沒賺到,反倒是中間買的人,不管是5000點還是6000點買,賺多賺少而已..
房子也是,大家都只看眼前,說會買到最高點,等下跌了怎麼辦...如果房子條件在當地是相對好的房子,大跌原則上輪不到,而且,難道大家在大跌時就馬上把房子賣了嗎?然後變虧損嗎?當然還是持續住啊,大環境隨時在變,住五年十年後,是怎樣沒人知道..
以前市民大道四段五段鐵路還沒地下化時,旁邊的房子,沒人要買,結果現在呢?大翻身..過個馬路就到國父紀念館,未來還有大巨蛋,如果有蓋成的話...
如果房價真的跌了,跌了多少,你才買的起呢?二千萬變一千八?變一千六?如果都跌400萬,一坪都少十萬以上單價了,還是買不起,其實房價跌還是買不起..如果要跌到變一半才買的起,自己捫心自問,有可能嗎?一坪60萬變30萬...做夢比較快,不然就是自己另外找份可以賺很多錢的工作,不然永遠跟自己無關
老是有人愛說買了房,生活品質就變差?真的嗎??
如果你收入剛好只能買賓士500...結果買了生活變很辛苦?那這要怪誰?這是個人問題
但如果你的年收入是2000萬,你買了一台賓士500,會讓你生活變辛苦嗎?當然不會,因為你買的東西是你能夠輕鬆負擔的..房子也是,如果買的是自己收入能夠輕鬆負擔的,那為什麼生活就會變差?除非買了一個自己剛剛好能夠負擔的房子,所以需要東省西省,硬要買自己能力最上限的東西,怪房價貴?對嗎?如果選擇他區,一樣大小,但價格是自己能夠輕鬆負擔的,那生活會變差嗎?
rsc1234 wrote:
以投資立場來說老公寓...(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