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岱爾 wrote:剛度假回來,收到朋友...(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不過現在的政客跟財團掛勾太深目前的政黨對立及台灣的政治熱衷造成政客參選左手砸大錢右手跟財團拿政治獻金當選後就是他們報恩的時候誰管你小老百姓水深火熱他們貪腐集團吃香喝辣就好了買房我早已看開這五年是不敢肖想了
我朋友工作了八年 在新北市還是買不到房子 好慘~當然房子都買不到了 更不會想生小孩 生出來不知道住哪 物價又貴 結論就是人口越少現在的國小一個班大約20~25人左右 跟以前差了一倍~難怪台灣越來越沒競爭力!
說的真中肯,產業不升級,競爭力降低..連帶著年輕人的薪水也降低。其實大家也是希望國家的前景可以比較好,但是這跟政府的效能實在有很大的關系一直護著財團實在也不是辨法,商人很會找出路,只要你的環境是好的,商人都是活的下去但老百行是國家的底,真的要顧好才是。
合法的事情很多,合理與否真的不太重要。特別是受惠者眾受害者少的當前。都市新建案房地產價格不是受薪族自力可購入已經是很多知名人士出聲在講的事。但是很顯然非受薪族或受薪族的業外收入頗豐,反正這市場依舊堅挺,就是凍結也如堅冰般穩固。景氣寒冬更是確保了凍結狀態不會裂解。這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臺幣和美鈔比較似是數字的概念,您知道的•••20000000萬未必能買北市全新三房兩廳帶車位。以受薪族拿不到終生俸者為住花兩千萬已經有點多了,月存十萬的人要存兩百個月呢。還蠻多人沒法工作到月存十萬的境界也就過滿兩百個工作月接著已然失業。可是這房子還是得買,不然錢從哪兒來?當然只有靠買屋賣屋才能過著幸福快活的人生。所以年輕人要懂得拼信用和存頭款,現在是買入很貴,雖然我不相信等再賣掉時一定賺錢。但是過去這十年有賣掉屋子的人鐵定在數字上賺進不少。但是真是假建議可拿黃金價格比較比較•••有沒有賺到黃金還是得看價差夠不夠多了。
dearhenry168 wrote:這是我在這個版發言的...(恕刪) 看到大大的發言真是感動,我6年級後段算是成長在經濟成長的年代,股市上萬點,房產賺錢是我小學的事情,眼看著一些善於投資的同學家裡都還蠻有錢的,但我家人保守不敢投資,雖不富有但也過的安樂,10多年過去了,當我出來工作,我的起薪比我十年前出來工作的哥哥起薪還少,一碗大腸麵線卻從20漲到50了....房價更是高得離譜,我的上一代給我的保守本分但安樂的家庭生活,在我這一代卻變成了要很努力才能達的到狀態,這是我們普遍的焦慮,所以不婚、不生、不用負擔社會責任、對社會冷漠是我們的出口,樓主的文真中肯,若政府能有效壓抑房產,讓資金能往產業提升的方向移動,會不會給台灣及年輕人更好的未來,炒房炒的出台灣的競爭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