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爽報] 買保險 間接炒高房價

現在買甚麼儲蓄險、投資型保單啥有的沒的

大家有沒有真正精算過所謂的還本型划不划算

繼上次收到某家銀行的推銷之後,昨天另一家銀行也打電話來了,推銷一模一樣的東西

20年期,期滿領回122%的保險

我直接跟他說,資金這樣放根本就不划算,不考慮

現在一堆保險真的有買到保障嗎?我看未必

但保險公司卻能從你手上拿到比任何資金來源還低利(根本就是負利率)的資金去運用

你手上的錢保險公司花得很爽!

讓我不禁要想,保險業不是嫌手上資金太多嗎?那為什麼還要推出這種保險呢?


deapblue wrote:
現在買甚麼儲蓄險、投...(恕刪)


是的

稍微有點"數學基礎"的,都能算出

"到時拿回的錢,以複利來算真低"!

除非家庭環境,很需要"發生意外無法工作的一筆錢"

不然還真是保個屁?

以前也常接到保險業務來電推銷

口沫橫飛

告訴我,每月存多少,二十年後拿多少?或是中間身故,可拿多少?讓其他家人可過下去

這些金額大概都一百多到幾百。想保很多倍還要嚴格審查並不一定會過

我回他們

二十年後,我拿幾百要幹嗎?我沒多久股票就不只輸這樣了

意外的話,家人有錢過?。

我爸媽比我有錢多了好嗎?



不要來亂了
這原本就是這樣了好嗎

歡迎來到台灣

另外想要甚麼法去管?

人家都打通關節了 甚麼法都管不到啦

檯面下塞多少錢給相關的人

不炒地皮 怎麼賺錢


這就是台灣拉


房價都不會跌的 政府也不敢讓他跌

利率也不會上升 反正就慢性自殺就好了

看台灣甚麼時候倒
半桶水 響叮噹呢~
我只能跟你說

這是真的 而且不是今年才這樣....這已經行之有年.......
是的~台灣人很愛買保險(但都注重有沒有賺頭)
但是保險觀念很差,保險其實是買給家人保障的
當然還本是台灣人的天性,所以買20年定期險還可領回+22%的利息
看似很爛的條件,但萬一在這20年間有個變故至少還可供家人有金錢支援
保險公司本就是賺利差去營運,要不拿什麼賠付
受限法令限制目前對外投資有一定的上限
那放銀行又沒有利息,不動產是不錯的標的,但投資很漫長,投報率也不高
目前老字號的保險公司有龐大早期高利率商品,因被保險人陸續的出險而面臨資金的問題
別看保險公司有錢,如果沒賺到利差,他是沒有償付能力的
所以監理單位非常注重資本適足率的原因在這

/h,n wrote:
看看下面這幾家人壽公司,哪幾家沒有『集團』的建商可以配合?!
國泰 - 國泰
富邦 - 富邦
遠雄 - 遠雄
南山 - 潤泰


全球人壽 - 美孚建設

游先生爆料,他原購買嘉登建設於中正區預售案「沂品」,後來建商卻與買家解約,將土地連建照售予全球人壽。
游先生說,自己是全球人壽的保戶,但全球人壽竟用保戶錢去購置不動產,覺得很不是滋味。
重複恕刪............
重複恕刪............
重複恕刪............
重複恕刪............

不惑之惑 wrote:
http://sha...(恕刪)

小弟為金融界人士
建議大大可以去看SWAY大的黑心系列書籍
整個新聞小弟看來就跟S大講的一樣就是建商買來炒房用的@@"
很多邏輯都狗屁不通
先來看以下新聞
http://tw.house.yahoo.com/news/%e5%a3%bd%e9%9a%aa%e6%90%b6%e6%a8%93-%e6%96%b0%e5%a2%9e%e6%94%b6%e7%9b%8a%e7%8e%87%e9%96%80%e6%aa%bb-091409277.html

有誰會住在保險公司投資的"商用"不動產啊??
保險公司的任何一毛錢投資都必須依照金管會規範下行事
絕對不是想像中可以拿錢亂投資亂搞的拉
所以現在房價不好炒就弄點新聞來炒一下吧

保險業是特許行業
也是金融業最監督最嚴的行業
為啥需要那麼嚴密的監控哩
講個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故事
當年他的銀行被鬥垮後造成中國四百間銀行跟著關門大吉
因為大家都想他都官拜一品配紅頂掛開的銀行都會倒了其他人開的不是更慘
結果整個中國進入金融風暴中
一樣的事情如果現在沒監控照樣會在台灣發生
當年AIG事件造成南山解約保單借貸事件一脫拉庫
金管會馬上就出來解釋背書
因為南山有五千億的政府公債(全台灣保險公司投資商用不動產也沒五千億)
相對起來就這個新聞就很好笑了.........
都沒聽過有人在說保險公司炒公債........
不過重點在後面
南山人壽手上有一千多億的現金隨時等著做理賠或是解約到期等使用的現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農會幾億的現金放在桌上擠兌的
擠兌幾千億台灣的銀行就
更慘的是如果擴大到全台灣一下金融界就全垮
所以哪有"專家"講的那麼簡單啊
有圖有真相


不惑之惑 wrote:
http://sha...(恕刪)
買個保險!大家又想把"本+利"全部拼回來?最後還要留點給子孫!

政府又規定不能投資"高風險"金融產品或海外投資比重?怕保戶的權益不保!

現在買個房地產,求取低風險固定收益?還要戴人家"炒作房價"的帽子!

那乾脆把所有的保險公司,改成"社福團體",通通做公益就好喽!

然後再像"全民健保"一樣!大家用的爽爽,保費繳的少少,然後勒....準備"倒店"?

怎麼這版越來越多"天才寫文章"?越寫越短.....然後越來越看不懂!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