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買的起,
在"衡量物件本身條件和目前價格"之後,
覺得不值得,
讓要買房的人無法接受,
而寧願選擇不買.
不然的話,請您給個其他說法.
metta-sati wrote:
那跟 600萬內,8千間的關係是?
sunhm wrote:
我的看法是:就算買的...(恕刪)
問題就出在 [覺得]
每個人的 [覺得]會因為時空條件變化而變化
是非常不可測的 ,
當多數人 都[覺得]新版值得50萬可以買
有錢人覺得 買的起 ,也真的買了
那麼, 新版的行情就攀高
但想買卻無力支付的人 就會覺得那個價位 [不值得]
這時後出現了至少兩種 [覺得]
收入高就買下去了
收入低就買不起
這是目前已發生的現實情況,
那麼沒錢者, 又想買新版
怎辦? 如果降低自己[標準]去買更低價位的
就不需要抱怨房價太高.
現在房價高是事實
但抱怨改變不了事實
改變自己的決定就是可以做的事情.
重點就是接受現實 ,不會帶來痛苦
不然我也每天想像 我能買到100萬的帝寶,掃個5間~
但這樣每天想 ,只會帶來抱怨 不接受現實.
那麼..這樣產生的是痛苦 而不是擁有房子~
metta-sati wrote:
抬啥轎? 看我發言
我住天母 電梯車位華夏
我一個人有辦法 抬這麼多區域的轎??
多動動腦子吧 看看我過去發言 幾乎都在油電車版面發言
我跟賣房子有甚麼關係?


這版PO文?用不著太認真!

反正只要是開樓不"看空"的?都嘛一堆..."嘴巴吃檸檬"...的會來戴人帽子...

反正不是"仲介"就是"建商打手",講來講去也變不出新花樣....


metta-sati wrote:
那麼沒錢者, 又想買新版
怎辦? 如果降低自己[標準]去買更低價位的
就不需要抱怨房價太高.
現在房價高是事實
但抱怨改變不了事實
改變自己的決定就是可以做的事情.
重點就是接受現實 ,不會帶來痛苦
這段給你一個

加油喽!

metta-sati wrote:
問題就出在 [覺得]
每個人的 [覺得]會因為時空條件變化而變化
是非常不可測的 ,
當多數人 都[覺得]新版值得50萬可以買
有錢人覺得 買的起 ,也真的買了
那麼, 新版的行情就攀高
但想買卻無力支付的人 就會覺得那個價位 [不值得]
這時後出現了至少兩種 [覺得]
收入高就買下去了
收入低就買不起
這是目前已發生的現實情況,
那麼沒錢者, 又想買新版
怎辦? 如果降低自己[標準]去買更低價位的
就不需要抱怨房價太高.
現在房價高是事實
但抱怨改變不了事實
改變自己的決定就是可以做的事情.
重點就是接受現實 ,不會帶來痛苦
不然我也每天想像 我能買到100萬的帝寶,掃個5間~
但這樣每天想 ,只會帶來抱怨 不接受現實.
那麼..這樣產生的是痛苦 而不是擁有房子~
其一重點是 辛苦工作降低生活品質存了一筆錢買到的屋到底值不值得那個價!!!
王文淵:台灣房價太貴,我也買不起
"事實"不表示就是正常 就表示合理
若地方盜匪猖獗 用"合法"方式搶奪人民財產
這也是事實 所以不用抱怨 只能認命 任人宰割!?
合法不表是合理公義 台灣稅制合理公平嗎??
是濟弱扶傾!?? 還是劫貧濟富!?
有興趣參考參考這一期的天下封面報導
稅制黑洞3:炒房炒股 稅超低
由於台灣的稅制,整整十年來,來自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應納稅額,始終超過整體綜合所得稅的一半。來自股市和房地產交易的稅收,比率低得很。
而在房地產交易上,土地增值稅長期以來偏離實價的問題,更讓「炒房」的收益與稅負,明顯不成比例。
台北的指標性豪宅交易,就足以顯示目前台灣土地稅制的荒謬。
炒房獲利八千萬 稅不到四百萬
「帝寶每坪成交價,飆破二七○萬元!」斗大的標題,出現在今年四月的各報版面上。房仲指出,該戶(B棟十七樓)共一六四坪,賣方是知名投資客,於二○一○年底購入該戶,購入價格約每坪二二○萬元。
如果交易資訊正確,兩年內一轉手,這名投資客就賺了八千二百萬元。
八千兩百萬元的所得,若是來自薪資或股利,要按四○%的累進稅率,繳交近三千萬元的所得稅。
但根據台北市地政處資料,上述豪宅單位,土地持分僅二十五坪,依公告現值兩年共調漲六十一萬元計算。這筆獲利八千二百萬的房地產交易,所需繳納的土地增值稅,僅有三○五萬,實質稅率三.七一%。即使再加上契稅等費用,仍不到四百萬,比所得稅最低級距的五%稅率還要低。
在台灣,不只股票、房產交易等資本利得稅制出現龐大黑洞,持有、轉移財產時所需負擔的稅務成本,也明顯偏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