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中產階級對於房子的購買力極限

joelandtw wrote:
+1何謂中產階級?何...(恕刪)

再 +1.
中產階級定義太模糊了.
簡單來說, 中產階級就是介於貴族跟農民之間的階級.
但是現在台灣沒有貴族, 就用地方世族, 紅頂商人及田僑這一些人來取代吧.
最窮的也不見得是農民, 就把一般公司的基層員工也算入 peasant 吧.
這時候的中產階級, 大約就是管理階層以及一些專業人士(如教授, 律師, 會計師, 醫師, 法官等).
樓主所說的狀況, 算是管理階層(或專業人士), 算是中產階級吧, 但是還有許多小老板, 高階管理階層, 大教授, 大律師, 大法官等中產階級可以買的起更貴的房子.

rsc1234 wrote: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
我們公司一般三年資歷的工程師
年薪都可以破百萬
如果老婆也在工作 家庭收入約150萬好了

那一年背負50萬的貸款 應該生活還撐得下去
一對30歲左右的小夫妻

如果家裡小幫忙 頭期款300萬應該是OK
然後背貸款30年 一年50萬 用利息2%來算
大概是貸款1000萬

所以1300萬是中產階級年輕小夫妻對房子購買力的極限
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blockquote>


這樣的中產階級,買房都只能在1300以下,
莫非你也屬於那區區$1300萬的極限一族?

rsc1234 wrote:
今天跟一個朋友聊我們...(恕刪)
建議您用台北市的家庭平均所得來算會更精確

對了,99 年大安區的家庭平均所得已經破 200 了 (216,979,950)

這樣可以解釋房價高低嗎?!

PS: 平均破兩百,不知道您的中產階級收入位置是要定在哪裡?
家庭年收150萬

當初買這些房子的人年收搞不好都沒這麼多

真的是爽完還有剩

在他們眼裡老實工作的人大概都是笨蛋吧
查了一下資料

台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收支按行政區別分(民國99年)
from
http://www.dbas.taipei.gov.tw/public/Attachment/11026161881.pdf
page 5 ~ page 8

所得總額
松山區 1,725,828
信義區 1,764,573
大安區 2,002,914
中山區 1,596,836
中正區 1,810,602

高雄市平均每戶家庭收支按行政區別分(民國99年)
from
http://kcgdg.kcg.gov.tw/book/Family_Income/99年家庭收支訪問調查報告.pdf
page 50 ~ page 53

所得總額
鹽埕區 1,324,732
鼓山區 1,233,401
左營區 1,219,801
前金區 1,566,677
苓雅區 1,301,531
前鎮區 1,275,819

看來台北市的房價這麼高,以薪資所得來看,初步看來與高雄很不成比例。
這也代表國內政府統計資料依照戶籍地來呈現報表,低估了外來人口對當地房價的影響力。
若能有更精確統計在地流動人口的話,對評估房價所得比應可更準確。
夫妻總收入150萬,買1300萬的房子,貸款1000萬

嗯......如果把人當做奴隸來養的話,應該是可以啦......

1000萬的貸款,每個月要繳55000元,每年要繳66萬

夫妻總收入150萬,年所得稅50000

每天吃飯每人150元,年支出109500

勞健保自負額加上兩人基本醫療險,每年度80000

水/電/網路/瓦斯/電話費/第四台/手機費/管理費,每年最少70000

每個月花2000購買衛生紙肥皂等雜物,每年要花24000

每天交通費每人100元,每年支出73000

每個月紅白包孝親費5000,年度支出60000

家庭電器房屋修繕更新2000元,年度24000

以上115萬

如果生一個小孩,剛剛好把剩下來的錢花完

沒有任何多餘的錢可以旅遊,沒有休閒活動,沒有退休準備金......這是正常人的生活嗎?




台北人平均收入才200萬
這麼低
那怎麼跟台北那麼高的房價
相呼應...
chh123 wrote:
台北人平均收入才20...(恕刪)

這種不知道是怎麼統計的? 大概能抓到受薪階級的收入, 一堆高收入的兜統計不到.
原來!
我是輕貧階級...........

好在3年前,在土城海山站買了中古公寓,一坪13萬,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