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糊塗! 房價高低純粹是供需的問題! 自由市場的房價政府無法打壓! 共產國家才能!


Jason K wrote:
供需法則不是理論,是...(恕刪)


這位大哥,看一下前兩天新聞好嗎?不是才說桃園近一年來有八成五都是投資客並來自於台北嗎??難不成這報導只有我才看到!!若真如你所說只是單純供需問題,那我想請教您正當那些大型建商南移時請問又做何解釋?因為需求突然變多嗎?哈哈...那就怪了,若真如您所說,那人口最多的台北,為啥不繼續漲下去,反正就您的論調只要有人買就有可惜售不是嗎?為啥雄哥要南移過來桃園!!或是說...台北已經被盯上了,玩不下去了,所以南移,而您又知道嗎?在他進駐那個重劃區之前一坪10都沒人買,草還長得比人高,所以這又是供需問題??哈哈哈......抱歉,我笑了.....那就賣方市場,繼續作夢下去吧!好一個....供需阿,嚇死我囉...
自由市場當然是看市場的供需說了算

建商也當然是貪心的沒錯

開門做生意當老闆難道是要做義工?

在旁邊看人家開價賣高高賺的很開心很輕鬆

要你去做個建設公司老闆每天交際應酬乾高粱,你也不見得挺的住

建商賣不出去,撐不住的自然就得乖乖降價

土地房子都在人家手上,小老百姓在一旁除了八卦看笑話

難道你要去跟大老闆比誰的氣長?

對岸是共產國家,土地也都是國有

房價都沒被炒?

真要打壓房價,就要像北韓那樣

搞的領導人是全民偶像,搞的百姓民不聊生

自然什麼都是領導人老大說了算
可以發起各種拒買運動讓它價格崩盤
開一個拒買房、拒買LV、拒買鑽、拒買車、停用石油、拒....的粉絲團
身受其害的人都會響應?! 且人數足以撼動價格?!

而且要簽切結書
價格還沒跌到預定的水平不准出手
不然有人偷跑會引發更多人偷跑
價格又上去了

誰出來訂個合理價格
量化表出來讓大家FB轉貼流傳
不然很難知道多少錢叫貴,跌多少是夠

總要有個人出來當那個頭統籌一切吧
一盤散沙只是發牢騷而已成不了大事
自由市場確實是供需決定價格
但是誰跟你說房市是自由市場阿?

現在房屋的買賣幾乎全透過房仲或代銷
這些為了多賺錢或幫人賺錢賣房的
哪一個不是要把房價提高才賣?
你看過有哪一件成交是有人要賠錢賣的嗎?
甚麼時候房市是看供需決定價格了?

這種不透明又幾近壟斷的市場
怎麼會叫自由市場?

現在的實價登錄+獲利繳稅才部分讓市場透明 / 正義了點
打斷訊息壟斷才更能體現自由市場的價值


456Jack wrote:
自由市場確實是供需決...(恕刪)

房價的確是由供需決定沒錯 但房地產市場不是自由市場也沒錯
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 成交價格也不透明
再加上房地具有稀少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容易被人為投機炒作
這時候就需要政府適時介入 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
這些都是在土地經濟學課本上教的

456Jack wrote:
自由市場確實是供需決...(恕刪)


實價登陸一點都不透明
會出現有人拿無尾巷最後一間30年頂樓漏水老屋每坪40萬的登錄價格
去砍同條巷子口大馬路旁的新成屋每坪60萬的開價
在實價登陸裡面他們都是同一個區段

Jason K wrote:
房價全都是供需的問題...(恕刪)


正常的供需概念是要建立在資訊透明的前題下.
最近的房價已經不是供需問題了
整個就是在炒作
大家的預期心理 買房就一定賺

房價愈墊愈高
結果是買空賣空
買預售屋,快蓋好就拿出來賣
轉手就是賺
不知誰會是最後一隻老鼠

到處都在蓋房子
給誰住??????

Jason K wrote:
房價全都是供需的問題!

建商蓋好房子,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就好像饅頭店的老闆,作了一大堆饅頭,賣得出去才有錢賺!

否則饅頭店老闆只要拼命作饅頭就好了,也不用開店作生意了!


房子也是一樣! 不論是建商或是自售的屋主,房子賣出去了,錢才會進來,房子賣不出去,就是賣不出去,不會說房子賣不出去久了,天上會掉錢下來給屋主花。

房子要賣得出去,就是要有一個有人願意買的價格,如果價格沒人認同,那也沒用,否則如果價格隨便開都能成交,那建商為何不開價一坪一億呢? 為何不開價一坪十億呢? 為何不開價一坪一兆呢? 難道法律禁止建商開價一坪一千兆以下嗎? 難道建商是因為擔心存摺簿印不出十幾個零所以不敢開價一坪一京兆以上嗎?

當然不是! 因為一坪一千萬以上的房子在台灣賣不出去! 更別提一坪一千億了! 所以建商只能開個一坪上百萬的價格來賣房子,因為這就是極限了!

房子價格,全都是供需的問題,建商開的價格有人認同,房子才賣得出去,這是鐵律。

房價會一直漲,就是因為有人願意用高價買房,不只是願意,也要有能力,否則連計程車司機也願意花十億買帝寶,但是他沒能力,所以買不起。

房價無法炒作,任何時候的成交價都是當時的合理價,房子再怎麼炒,買不起的就是買不起,既然一坪三十萬你都買不起,那他要賣一坪一百萬又關你屁事? 等房價讓你買得起的時候,那表示大家都買得起,那建商該把房子賣給誰? 賣給出價高的,還是出價低的呢?

房價是個迷思,令人不解的是,上一代總要四五十歲才考慮買房,這一代卻往往二三十歲就開始打算買房,前兩天搭捷運,聽到兩個年約二十幾歲,從台南北上台大醫院工作的小護士,竟然打算合花八百萬在台北買房,從內湖看到南港,最後竟然考慮買大安區小套房,哎喲我的天呀,二十幾歲我還在苦讀吧,兩個南部來的小護士竟然打算在台北市區買房子? 護士這種低薪工作都敢買大安區房子,世上還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講一大堆有的沒的....

打房還不簡單,不想真打而以啦..

真要打. 利率調到 5%, 貸1000萬20年一個月要繳 10幾萬..這個時後再來跟我說供需啦.

房子是買來住的,那才叫供需.

房子是買來投資的,那就叫炒做.


樓主請先搞清楚所謂供需的定義吧

假設有一百間房子
可是有五十人想買房
但是其中五人炒作者而非需求者各自買了十五間房
這十五間加三成房價拿出來賣
所以剩下二十五間建商房要分給剩下的四十五人去買
物以稀為貴建商自然就可以漲價再拿出來賣

你覺得這樣也算自然的供需問題嗎
去看看現在空屋率多高再來講供需問題吧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