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看看澳洲的房價計算與收入,比起台灣,你怎麼想?


luka1027 wrote:
去澳洲走走,順便看了...(恕刪)

luka1027 wrote:
一切都不錯吧,不用買虛公設,不用買車位,配備一堆,出租行情又符合房價


這麼好,那你買了沒?

三洋電視俗又大碗
怎麼大家都買索尼L機
JIN DER LAND OFFICE
你看的是TownHouse或Apartment之類的物件,這種物件專門賣給外來的投資客或新移民
會看Apartment就知道你沒在澳洲混很久,澳洲人自住是不會去買這種物件
等你跟澳洲小鬼當鄰居的時候就會後悔買TownHouse或Apartment

澳洲買房要看區域,區域的差別性比台灣大的多
好區域的破破舊舊物件一樣會被秒殺
elly128 wrote:
真的知道Sydney的人口嗎
人口數遠小於台北市+新北市
台北市+新北市面積也稍大一點而已

Population:4,627,345
Density:2058/km² (5,330.2/sq mi)



這個數據有點問題吧??

The current 2008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for the Sydney Metropolitan Area is 4,399,722. Based on a total site area of 12,428.4km², the current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Sydney Metropolitan Area is 354 persons per square kilometre.


資料來源:

http://www.cityofsydney.nsw.gov.au/AboutSydney/CityResearch/MetropolitanSydney.asp


即使2012估到4,627,345人, 密度也沒那麼高啊

我猜,他把Greater Sydney的人口,套用到Inner Sydney的地理面積上。
本來就是看政府有沒有要做而已,
台北市空地哪裡會少了,明明胡說八道,
南港101、松山車廠、松山菸廠等等,全拿來蓋合宜或國民住宅,
最好是僅供出租,租期保障5年。
需求都飽和了,看你房價還是不是居高不下。

全都是看政府做不做,和既得利益者放不放手而已。
luka1027 wrote:
資源多不多,少不少,...(恕刪)
- HuangJS
澳洲飛了3小時還在他的上空,台灣從巴士海峽飛到桃機不到半小時

資源土地大,不必非炒房產不可,富人以自家後院有河,有個獨立碼頭放遊艇為目標

各國有各自生態,薪資收入比台灣多,消費也高,收入有3分之1要給政府

惟房價跟北市差不多(3大城)




澳洲現在被中國人佔領只是房地產方面,不是佔領公務員帶來政治上貪污腐化,只要澳洲維持法治跟較清廉文官治(不是靠標榜那種),一樣能維持其進步的地位,吸引中國富豪移民跟投資房地產。 中國人移去也是要守當地法令,而第二代受當地教育後會西方化變的比較守法單純。

台灣二次戰後,中國直接佔據台灣絕大多數公務員,也把中國那套貪污腐化帶來,使當時遠比中國現代化的台灣被拉下去(當時中國媒體也說台灣是中國最進步地區人民守法治安良好,大家可去查查當年資料),也才會有228事件,變好不容易,學壞很快,後來也成為你口中的鬼島。因為C先生說的那套法律跟道德是給別人遵守的,不是用來限制自己的,在宋朝時就發展到相當完備,所以才有假道學這種說法,但有這種觀念國家真的很難多強,因為政治容易腐化且大家互相防就花掉一堆時間,加上陽奉陰違或是說偷工減料,那有時間向前進步。所以我常說台灣的學習對象很重要

luka1027 wrote:
澳洲現在已經被大陸人佔領了,去看看就知道.
全世界都是經過二次大戰後,從廢墟,從零站起來,大家都是公平的,不能找理由來掩飾自己的缺點.
.(恕刪)
澳洲對於自然環境的維護與居住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
法規多又細執法又嚴格

庭院規定要美化要除草不夠乾淨被檢舉會罰錢
連澆水的時間都有規定
所以如果你只是遊客經過一定覺得每個房子都像童話故事裡一般美麗
真的要住(租)進去房子時,
才會發現那種外觀美麗古典的木造維多利亞是建築裡面有多破爛
要整修非常的貴
而且房子外觀變動也有限制
想要乾脆拆掉重建
沒那麼簡單得要前後左右鄰居都同意才行
所以如果你想要買在好區
已經是經過改建或是整修後的房子都是天價
100萬還不一定能買到好點的廢墟

我覺得應該很多國家都一樣吧
房價都會被炒到當地人能夠負擔的上限
澳洲以坪價來看是很便宜
不過他們房子地都很大
想要買個像台灣那樣的地三四十坪的透天小洋房買不到
就像台中七期房價一坪30萬比起台北便宜多
不過幾乎都是百坪起跳想要住進七期沒個三千萬就是辦不到
澳洲也是房價一直漲到當地人買不起之後
開始在新區(像台灣重畫區)推townhouse地坪就小的多了
或是蓋apartment了

澳洲炒房多可怕呢?舉個例子

他們買屋租屋看房子通常一周只有一天或兩天是open day(他們房仲比台灣涼多了,真的只是負責開門,而且只開一到兩天,一次還只有15分鐘,所有買方房客全部集中一起看屋
Melbourne每周有5百個家庭移入,一周才幾個房子要租要賣,好區域或價錢吸引人的人山人海
你這周猶豫了一下沒出手發現房子被成交了
下周看房時又遇到同一批沒買到房子的人跟你一起搶房
加上這周新移入的新面孔
可以想像壓力多大
而且他們買房很多是當場拍買喊價
看15分鐘就要決定要不要買
像夜市拍賣一樣氣氛一炒腎上腺素就跟著飆
然後一直沒買到房的壓力又大(競爭者一周比一周多,大陸人還嘴巴一直念好便宜真的好便宜啊)
常常只打算拿多少預算買房租房的都被刺激到超出預算
而房價也越漲越高
澳洲白人原本住在好區的幾年前看到房價翻倍開心的賣掉去環遊世界
回來之後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很多人很恨那些新移民

澳洲真的很美政府負責任人民也守法
如果有錢真的可以去移民
不過"有錢"這種事是相對的
當澳洲人麥當勞打工時薪是500台幣起跳
大陸人移民帶著上億台幣現金(大陸賺到的不是錢,帶的出去的才是錢)
這樣就知道台灣兩倍的薪資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他們中產階級要買房其實很不輕鬆
只是分享一下澳洲的經驗

a2515125 wrote:
資源多人口少 天生輸人家

要怪就怪中國人 沒有開發侵略領土作為殖民地的企圖心
...(恕刪)


要怪就怪朱元璋把元朝推翻了!!

以前蒙古人都打到歐洲去了!!

絕對是企圖心十足!!

不抱怨 wrote:
澳洲對於自然環境的維...(恕刪)


澳洲達人果然很懂澳洲.
不過,對房地產,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結論是,政府負責任,人民素質高,社會公平正義,這才是我想去長久居住的地方.

當在大台北買房,拿到所有權證,雨遮登計所有權三坪,一坪要七十萬,看了就很憤怒,國際大笑話,完全沒有公平正義.

而比起巴黎與倫敦,澳洲還算便宜,比起大台北房價,算是合理.
以我之前住過荷德,荷蘭與德國也是好選擇,但是要會講德文.
這一篇不管人口還是房價的數據都是胡說八道的

還能討論的這麼開心...真是!@#!@#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