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人說實價登錄後 接下來就是改革房屋稅制的好時機了

前面講的很清楚,
每年調整計算,
稍微計算一下就出來啦,
花沒多少時間就利用新成交案件,
所帶動的區域建地升值效應,
讓一堆中古屋即使是以前成交低價的,
也有可能瞬間晉級加稅啊,
重點就是要充實國庫稅收,
國家機器一定會認真算出來的,
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會打混吧

過去的成交價就算再低,
但是會升值抗通膨啊,
當然要以新的提升後市價來看繳稅級距,
這樣夠公平正義了吧

地價評議委員會目前如果忙不過來的話,
就應該擴大組織規模了,
人人有事幹,
政府有稅收,
緩和貧富差距顧治安,
嚴打逃漏稅,
台灣政府才有希望富強起來,
不然建設都要省東省西,
做出來的品質太不耐用了,
就像是木屑密集板VS實木或木心板的感覺,
總不能下個幾次雨,
就一堆地方地基下陷了吧,
很多橋都已達高齡,
搞不好需要整修重蓋了
其實我覺得地價和房屋合一,
這樣就不用浪費人力在那邊5.11月繳了,
節省政府成本,
只是很多老房子但是地超值錢的會跳腳吧,
改革本來就是會有人跳腳,
敢得罪既得利益者才叫真改革
perahia wrote:
課這些稅我是覺得沒差...(恕刪)



他根本已經放棄,沒有想要買吧。
他是那種覺得有屋者最好都繳稅繳到死,這樣他們心理才能大獲平衡的一群。

不然就是這版開始有瘋狂公務員進駐了。



他對於社會的看法,已經是早期的共產。

完全無視「房子無論價多少,也是人努力買來的」,他還認為「有房的都是既得利益者」。

奇怪人家有的自己住在裡面,能得到什麼利益?

講白了,是沒差啊。如果是打第二套房,那就轉嫁到租金。
就算不完全能轉嫁,也是會部份轉嫁。

所有住在房子裡的都多繳錢給國家而已。

明明就多繳了,還自欺欺人,說政府會補助更多。
從你身上割的肉,再煮部份給你吃,居然還感謝咧。

小乖乖333 wrote:
其實我覺得地價和房屋合一,
這樣就不用浪費人力在那邊5.11月繳了,
節省政府成本,
只是很多老房子但是地超值錢的會跳腳吧,
改革本來就是會有人跳腳,
敢得罪既得利益者才叫真改革
一般大眾根本就沒繳多少稅啊,
專治豪宅和精華區的哄抬用,
想提升市價帳面價值就要多繳點稅,
不然政府沒錢建設,
也沒錢鼓勵產業創新研發啦,
台灣競爭力變差,
那房價怎麼可能有長期支撐咧,
一切都是為了未來民生大計

不想繳多點稅,
那就別跟隨盲目人群去擠精華區就好了,
這樣都市交通獲得改善,
政府管理修護成本又降低了

而且豪宅不會動不動就想自炒增加身價,
不會造成貧富的差距對立,
治安一定有很大的改善

怎麼看都是一般人犧牲點小錢,
大戶繳更多錢來回饋社會的改革措施吧

以目前這樣的稅收要維持國家的正常運作,
還有補助性的福利政策,
似乎是很難持久的,
必須漸進式的改革,
歷史定位這才完整
我相信有很多千萬以下就能買到全新的別墅透天,
有天有地怡然自得,
生活機能也相當OK,
一般人買這種來居住兼節稅,
根本不必擔心以市價來分級距,
再用現值課稅的問題吧,

就算是最猛的市價課稅,
我相信一般的稅率也是非常漂亮的,
有實力社會地位的賺錢比較快速且大量累積,
多繳一點稅出來奉獻國家社會,
我認為相當合宜,
不然以後老年高齡化,
國家要怎麼去找新稅源
我是支持樓主這種想法.. 如果能把"自住"或"唯一"的房產排除.. 那麼可行性會更高.. 也比較容易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

自住或名下唯一房產的稅率盡量壓低或給予優惠(當然還要考量實際價格的累進課稅級距).. 而第二間便加強大課稅力度.. 如此一來..

很多人(家庭)只會考慮持有一套房產(在此就不要討論"人頭".. 因為那是非法逃稅).. 會將第2棟或第3棟房產釋出(若不釋出.. 持有成本將居高不下.. 不要講轉嫁給買方這種說法.. 還得看實際供需情況..).. 對於不靠炒房累積財富的人.. 一戶自住就夠了.. 當第二代成家立業後.. 便可購另一套"自住".. 如此可避囤房.. 降空屋率.. 也可把炒房資金趕去做"實業投資"...

大陸現在上海及重慶已經推出房產稅試點.. 大陸當局也考慮未來建立房產稅制度作為長期穩定房價的手段之一..

想法固然好.. 不過話說回來.. 看到證所稅的立法過程.. 我覺得如此"改革房屋稅制"的難度非常大.. 非常大.. 平心而論.. 不看好...


小乖乖333 wrote:
前面講的很清楚,
每年調整計算,
稍微計算一下就出來啦,
花沒多少時間就利用新成交案件,
所帶動的區域建地升值效應,
讓一堆中古屋即使是以前成交低價的,
也有可能瞬間晉級加稅啊,
重點就是要充實國庫稅收,
國家機器一定會認真算出來的,
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會打混吧


所以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王,他不打算炒地皮,只想買一個自己覺得理想的房屋
結果被附近的炒房客盯上,把該地區地皮炒高
所以老王的房屋稅被拉高是應該的?? 公平正義


小乖乖333 wrote:
過去的成交價就算再低,
但是會升值抗通膨啊,
當然要以新的提升後市價來看繳稅級距,
這樣夠公平正義了吧


自然通膨也就算了,人為的刻意炒作其他屋主要一起陪葬高房屋稅??



這種稅一定要很多配套措施

小乖乖333 wrote:
想提升市價帳面價值就要多繳點稅,
...(恕刪)


讚~~~
苦口婆心,真是有心人~~~
不過,財政部的秘密都被你說出來了......
dearhenry168 wrote:
讚~~~
苦口婆心,真是有心人~~~
不過,財政部的秘密都被你說出來了......
...(恕刪)


但這件事只能做而不能說
因為不管是誰只要敢把這實價課稅當成競選政見的話,他應該是百分之百的選不上
這就是民主自由
所以一個安分守己的老王,他不打算炒地皮,只想買一個自己覺得理想的房屋
結果被附近的炒房客盯上,把該地區地皮炒高
所以老王的房屋稅被拉高是應該的?? 公平正義
----------------------------------------------------------------------

投資客要炒一定要有題材,
而且幾乎都是挑精華地段的人口擁擠的,
這些方便享有最多種資源的位置,
被加房屋稅哪有什麼不合理的,
完全符合公平正義啊,

鄉下地方資源少,
工作機會不多薪水也不高,
這些投資客也炒不了多少,
甚至還會反向套牢的,
不用擔心被加稅,
緊張啥米啦,

想要住容易升值的地方兼投資,
以後想高價賣出的,
當然要繳比較多稅,
這道理拿去國外一定是到處都說得通的吧,
國家替你蓋了一堆建設提升便利性,
投資客事先掌握題材大炒特炒,
帳面價值大上升,
也可以抵押貸比較多款去搞東搞西,
好康明明那麼多講不完,
為何加點稅就是變成受害者了,
我的媽媽咪啊

只要投資客繳稅繳到吱吱叫,
就不會想亂炒自找麻煩了啦,
市場又不一定會對炒高的房地產買單,
可是稅收每年一定都要付的,
投資客肯定乖乖不敢亂叫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