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馬來西亞買房?

skullssss wrote:
五年來 新加坡房產聽過最扯的是漲了五倍快六倍

控制把關有用嗎?

一兩年連政府組屋都可以炒個兩三倍
有用嗎?

多了解真實狀況 不是看報紙或新聞吧

我在新加坡十年了, 怎麼不知道自2009年至今,房子漲 "五倍-六倍" ?
您可以說一下,不用說五倍,那一座私人公寓在五年以內漲超過一倍就好?

我住freehold的私人公寓,另外還有一間99年 leasedhold的私人公寓租人.
我在2009年賣掉一間三房單位,1206sqf;City Square Residences,在Farrer Park MRT與
City Square Mall旁邊,算是近市區
當時賣了S$1.2Million, 現在呢 ? 看看URA的實價登錄, 約S$1.8Million,


這一兩年組屋炒了兩三倍 ? 組屋是國宅,是HDB高度規管的大眾市場,這一兩年漲兩三倍?
你可以舉出一個兩年以內,不要說兩三倍,只要漲超過50%的HDB flat讓我長一下知識好嗎?

私人公寓與組屋的房價漲很多,是鐵的事實,五年漲的60-80%,是很多.

但您說新加坡有房子,五年漲5-6倍? 組屋1-2年漲2-3倍?

實在是太誇張了.
sardine001 wrote:
都市華人普遍可以說中文,英文是共通的語言,

我在新加坡十年了,常北上KL洽公,也去過幾個地方玩過.
Johor Baru近新加坡,與北方的Penang等地都以福建話為主.
Kuala Lumpur與 Ipoh則以廣東話為主,

的確,和其它的前英國殖民地一樣, 英語是主要商業語言.

在KL週邊的地區, Putrajaya, Shah Alam等地算是新市鎮,環境不錯.
Penang這個常年由華人執政的州,也是相當不錯. George town是名城啊!
在新加坡要有sea view的condo, 最少S$1.5M起跳, 在Penang面績更大,
S$500K有找.

過幾年把新加坡的房子賣了,我打算搬去Penang,小孩就讀那裡的國際學校.
sardine001 wrote:
所以在經濟及教育上給予馬來人土著有優先權及優惠權。

這就有點像是台灣的原住民,世世代代有升學加分,學費補助,考公職也有原民特考一樣.
算不上是排華或歧視華人, 只能說是特別優待佔人口多數的族群.
大馬最有錢的糖王Robert Kuek , Public Bank的Teh Hong Piow,Hong Leong group
的Kuek;等等有錢人,全都是華人.
sardine001 wrote:
扶持弱勢族群,讓他們跟的上腳步,全民共享成果

雖然,他們幾十年了還是跟不上,但...他們跟不上也才有華人出頭的機會啊 !
我的馬來友人自己生病也不去政府醫院給馬來醫生看,他算是有點錢的,他是馬來人也知道
馬來醫生是靠著保障名額進醫學院,私人診所與醫院的華人與印度人醫生才是水平高的醫生.

Katong wrote:
我在新加坡十年了,常...(恕刪)


註記一下..您們繼續啊


Katong wrote:
但您說新加坡有房子,五年漲5-6倍? 組屋1-2年漲2-3倍?

實在是太誇張了.


那是我聽過最扯的了 他那房在Cavenagh那 買五六十 賣三百

是真是假我沒去管 因為不關我的事 所以我才會用"聽說"

你CSR 09賣1.2m 現在1.8m 3年50% 也很多阿

組屋部分

2-3年漲一倍

2010 (d) 3 room 65 $291,000
4 room 90 $376,300
5 room 110 $448,700
Executive 130 $535,900

以上是當年新屋的平均價

去年我記得兩三間賣了1百萬 有間好像是10多年老的在QUEENSTOWN 你說2010的現在要賣有沒有兩三倍?

跟你爭沒啥意義 真的 事實就是房價漲很多

我要講的重點是 就只是打房很難有成效 就降

最近又快要換地方住了 請問你還有市區的condo嗎? 可以便宜租給台灣同胞嗎

skullssss wrote:
2-3年漲一倍

2010 (d) 3 room 65 $291,000
4 room 90 $376,300
5 room 110 $448,700
Executive 130 $535,900

以上是當年新屋的平均價

去年我記得兩三間賣了1百萬 有間好像是10多年老的在QUEENSTOWN 你說2010的現在要賣有沒有兩三倍?

賣超過百萬的Queen's town的HDB flats不是你以上所舉的任何一種, 那種叫做Jumpo Flat,
舊款的HDB Flat, 把兩個5-room flat併成一個單位,稱之為Jumbo flat,那種才有百萬行情.

Marine Parade的高樓層,面海的普通5-rm flat,也曾有過幾個百萬的交易,
但這些單位買賣之所以上報,上電視,不就是因為超出基本行情太多,才會變成 "新聞",不是嗎?
leased hold的老舊HDB,如果不巧政府按平均市價要徵收,這個買主會吐血,大虧.
Rochor Road上那一排HDB就是個例子,位於CBD,近Bugis MRT,地點好,但現在被要被徵收.
這種異於常人的特異買主,可遇而不可求.

攤開海峽時報看一下,Queen's town, Marine Parade的5-room flat普遍都能賣百萬嗎?
當然不是. 同一個單位2010年賣100元, 三年後,2013能賣200元,
HDB flat/2-3 年漲 100%, 你如果已經在新加坡住過一段時間,你應該知道,
這樣的可能性有可能存在嗎? 別說是HDB, 連CBD內的freehold condo都沒有.
skullssss wrote:
那是我聽過最扯的了 他那房在Cavenagh那 買五六十 賣三百

看看URA的成交記錄,應該知道真假. 五年前在Jurong/Woodlands的3-rm leased hold condo
都不止50-60萬.

skullssss wrote:
跟你爭沒啥意義 真的 事實就是房價漲很多

我要講的重點是 就只是打房很難有成效 就降

的確 ,你說得沒錯, 房價是漲很多, 漲翻天了. PAP選舉,一敗再敗,
新加坡人真的生氣了. 連記名式的投票都敢投給反對黨了.

但,最近的新措施把成交量打下了近30%,PR連買第一間房都要增付5%的stamp duty.
連我都不再看房了. 房價會不會下修, 我覺得這次會.

Katong wrote:
舊款的HDB Flat, 把兩個5-room flat併成一個單位,稱之為Jumbo flat,那種才有百萬行情.


我知道那些百萬HDB都是EM 但我查到的單位大小其實就跟新的 我之前提的2010 Executive差沒太多

Floor area: 150 sqm / 1,614 sqft
Valuation: $805,000
Asking price: $990,000
High floor
Renovated
Corner unit
Source: PropertyGuru

當然這些都是扯的例子阿 是少數的例子

會提出來只不過是因為有人老是說台北房價漲得很誇張 怎不學學其他國家打房

新加坡打房打成這樣 還不是照漲 火熱的地區想買還都買不到

我有個客人 他自己就想買Arab街 那邊的shop house 但就是沒人要賣

因為Rochor/Beach/Arab/Jalan Sultan這裡要重開發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共同開發案還啥的

不過講到PAP 我認識的大部分還是挺PAP的 可能因為他們都是好野人吧

PAP掛 他們也掛

不過PR也要付stamp duty?? 我還以為就外國人要付10%


skullssss wrote:
我有個客人 他自己就想買Arab街 那邊的shop house 但就是沒人要賣

那裡全是999年 leasedhold的排屋保留區,也不能重新蓋房或是發展,
只能拿來做生意. 但最多是開個咖啡店(還不能賣酒),賣紡織品與紀念品,生意並不好啊 !
會去那裡的人只有兩種人,都是去清真寺的:1.回教徒去做禮拜 2.外國觀光客去拍照觀光
買那裡的shop house到底能做什麼呢? 不解?
那裡我很熟,我全家看醫生,內人生小孩都在Raffles Hospital.
剛到新加坡第一個落腳之處就是Beach Road上 The Plaza apartment
裡的Serviced apartment.
skullssss wrote:
因為Rochor/Beach/Arab/Jalan Sultan這裡要重開發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共同開發案還啥的

你應該知道過去新加坡境內的Tangjong Pagar車站與鐵路左右兩側兩公尺範圍是馬來亞鐵道
公司的土地;也就是馬來西亞聯邦的領土. 新加坡人都知道,在新加坡的國土正中心有馬來西亞
的領土;包含馬國的海關,移民局與警察隊.

談了幾十年達成協議,交換土地.
Rochor/Beach/Arab/Jalan Sultan, 這是和馬來亞鐵道公司(也就是馬國政府)交換Tangjong Pagar火車站與鐵路沿線兩邊土地的建築發展案.
自此,新加坡境內不再有馬來西亞的領土.
skullssss wrote:
不過PR也要付stamp duty?? 我還以為就外國人要付10%

你可能沒在新加坡買過房. Stamp duty本來就是買方要付的房屋交易稅,約是房價的3.5%左右.
過去的打房是在這3.5%的基礎往上加,稱之為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ABSD),
不過都是排除第一套房(自住),citizen/PR, 只針對外國人,以及citizen/PR的第二套房(投資).

年初開始,PR的第一套自住房也要附加5%的ABSD,在既有的3.5%+5%=8.5%,
如果房價100萬, PR要比公民多付5萬元,連第一套自住房都要多付5%.
對於第二套房與外國人(non-PR)加更多, MAS對第二套房貸成數也收緊到5成.
第二套房的ABSD加到10幾%,貸款成數大降,成本大升,投資者能再有多少空間獲利?

我在新加坡與香港都有房, 基本上這兩地幾乎是同步實施, 投資客幾乎全數退場,
許文遠部長不是說了, 不排除推出更多措施. 跟新加坡政府對作? 別傻了,這次是來真的.
看URA的統計數據最準,本季成交量下跌了近30%, 能說這個房價打不下去嗎? 等著瞧.

不像台灣,一會兒公聽會,一會兒民代諮詢,討價還價的.
在新加坡與香港都一樣, 再重大的政策更改,是不是都無預警,都是一大早起床看報才知道,
都是傍晚閃電宣布,隔天立刻生效.

十多年在新加坡,我覺得政府下定決心要幹的事,一定幹得成,它是半獨裁的一黨政治嘛 !


看起來有人是不用功的仲介
以為跟台灣一樣用唬爛就可以賺錢

馬上被打臉
西班牙只要投資約六百萬新台幣買房的話,

就有居留權!

Katong wrote:
那裡全是999年 leasedhold的排屋保留區,也不能重新蓋房或是發展,
只能拿來做生意. 但最多是開個咖啡店(還不能賣酒),賣紡織品與紀念品,生意並不好啊 !
會去那裡的人只有兩種人,都是去清真寺的:1.回教徒去做禮拜 2.外國觀光客去拍照觀光
買那裡的shop house到底能做什麼呢? 不解?




這位大叔要不要去看看arab street那邊可不可以賣酒?

那邊除了賣布賣香水的 哪間不賣酒?

happy hour 喝酒抽水煙是幻想嗎?

還有那邊local的人很多 因為酒比較便宜一點

你下次去看病時 順便去看一下吧 喝一下 晚上感覺很不錯 就在清真寺外那

你不介意也可以約小弟我 我再PM給你我電話

我很巧的就住在你住過的Plaza 所以過個馬路就到了


Katong wrote:
談了幾十年達成協議,交換土地.
Rochor/Beach/Arab/Jalan Sultan, 這是和馬來亞鐵道公司(也就是馬國政府)交換Tangjong Pagar火車站與鐵路沿線兩邊土地的建築發展案.
自此,新加坡境內不再有馬來西亞的領土.



就是因為Khazanah 和 Temasek 這幾個高達100億美金的建案 會環繞ARAB那一區

所以前一陣子 就有滿多人想收購那邊的shop houses

UEM 大概這個月就會launch keypoint改建的project了

Katong wrote:
你可能沒在新加坡買過房. Stamp duty本來就是買方要付的房屋交易稅,約是房價的3.5%左右.
過去的打房是在這3.5%的基礎往上加,稱之為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ABSD),
不過都是排除第一套房(自住),citizen/PR, 只針對外國人,以及citizen/PR的第二套房(投資).


都問你有沒有要便宜租我了 當然沒在這買過房阿

不過謝謝你這麼詳細的解釋


usmle99 wrote:
看起來有人是不用功的仲介
以為跟台灣一樣用唬爛就可以賺錢

馬上被打臉


仲介?

我只炒股 不炒房 謝謝你無腦的觀察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