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日本空屋率 13.1% 台灣 19.4% 連台北市也有13.8%


maxboss wrote:
你所說的前提是在某個區域內人口大量減少,且不買房而造成供給大於需求,你的假設才有辦法成立
但~~~台北哪來那麼多土地讓你供給大於需求
更何況所有資源都在台北,全台灣每年流入台北的人口那麼多
就算別的地方有這種現象,台北也不會因為帳面人口變少而改變
雖然我很希望資源流向高雄,但那也不是我能決定的


台北新北房子明明過剩
怎會沒供大於求?

台北新北的人口在流失
桃園在增加
並非一直流入台北
台北市沒大幅都更,空屋率都飈到13.8%.,超越崩盤的日本。都更下去供給量更大,那不是長期趴在谷底。

maxboss wrote:
說這麼多一點意義也沒.
就算空屋率高,台北未來10年還是很難崩盤
只要都市更新沒有大舉實施前,根本不可能崩
30年以上屋齡的老房子,台北有多少
如果不都更,未來想買台北的房子只會難上加難
..(恕刪)

Sunnision wrote:
來學一下雄哥的廣告詞...(恕刪)


我有個朋友,十幾年前買新店的XX鎮大樓

房子加兩個車位加裝潢花了超過2000萬元,

到現在狀況相同的物件開價才800萬元,

光房價就損失1200萬,

還不包括十幾年來的利息支出、折舊與各種費用支出,

眼錚錚看他落入M型的左端,

現在房貸繳了一半,房屋也變舊了,

全家人還要很努力工作來供房,生活完全沒有品質可言。

現在又看到很多地區的誇張房價,

買到可能真的要自求多福了。









氣候紀錄片「±2°C」首映 預警麥寮六輕被淹沒
更新日期:2010/02/23 04:11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氣候紀錄片「±2°C」昨天首映,科學家預警台灣恐成首批氣候難民,如果二一○○年前地球增溫超過二度,台灣嘉義東石港、屏東林邊、東港及全台最大的石化工業區雲林麥寮等地,將會沉沒或遭海水入侵;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台灣不是氣候災難的化外之民,台灣的災難已經開始。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在十四.七度,已比一七五○年前高上○.八度。」汪中和指出,台灣早已成為氣候災民,莫拉克風災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如果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海平面也會再升高,北冰洋一旦全融,會讓全球海洋升高六.六公尺,許多陸地將被淹沒。


紀錄片中科學家預測,約莫二○二○年到二○三七年的某年夏天,也就是最快十年以後,北極融冰會完全消失。結果會導致北冰洋海水溫度快速上升十度,因為它原本像是一面光鏡,把太陽光反射出去,現在卻變成一個大黑體,把太陽輻射吸進地球,一出一入之間,增加了二百倍熱量。科學家也發現,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的冰河移動速度比四年前倍增,嚴重程度超乎想像。


聯合國在二○○九年列出,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的最危險各個國家三角洲,台灣危險地區包括蘭陽平原、台北盆地與高雄市。


建議參考荷蘭 研發水上房屋


「±2°C」建議台灣參考荷蘭的因應措施。荷蘭新的國土規劃,預算規模超過國防預算,「還土於海」、「還土於河」,並致力研發水上房屋,準備好面對二○三五年海平面上升後的新地球生態。


「±2°C」片中呈現中央氣象局資料,把台灣從一九四七到一九九六年間的每一條襲台颱風路徑畫成一條直線,台灣像是一塊被竹編包得密不透風的土地,雨量最密集地區就落在花蓮與阿里山以下的中南部地區。去年莫拉克襲台兩個月後,台灣最北端的翡翠灣,居然佈滿來自中部山區及阿里山區的樹木,山崩樹倒、山林遷徙,顯示「氣候的力量,超越戰爭」。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晚看過「±2°C」氣候紀錄片表示,希望立院本會期務必要排除萬難,讓溫減法通過,立法委員田秋堇則指出,環團都認為現行溫減法版本是個爛法,除非政府明文訂出碳預算(數量),否則溫減法易流於圖利財團,台灣沒有碳主權,未來還可能遭遇碳制裁。


企業家批政府不懂環保議題


台達電子董事長鄭崇華批評,政府官員不懂環保議題,以美國牛進口為例,畜牧及運送肉品到台灣已產出太多二氧化碳。清楚點出台灣環保政策都在政策考量之後。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個人吃素減碳;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完紀錄片快步離開現場,只說現在就要以行動救地球。


「±2°C」不選擇於全台戲院放映,主要是考慮民眾到戲院觀看會帶來更多碳排放足跡,台灣的多家電視台,包括緯來、Discovery Channel、慈濟大愛、人間衛視及中華電信MOD等頻道,都已加入無償播放紀錄片行列。該片也能在官方網站(http://正負2度c.tw )讓民眾免費下載。


她表示,像片中提到的東石,現在已經不必有颱風就很多地方泡在水裡,不能住人的地方就該搬走。未來建築物規劃一樓的觀念要改變,田秋堇說,若一樓改成停車場,或是像新加坡做為聚會活動場所、荷蘭建成浮動屋一樣,可避免淹水。

關鍵「2度C」 台灣恐成首批氣候難民
更新日期:2010/02/22 16:15 郭岱軒


第一部紀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正負二度C」,自去年8月莫拉克風災後籌款拍攝,耗資8百萬,歷經5個月完成;片中點出全球暖化、氣候劇烈變遷,台灣將會是第一批氣候難民,若海平面上升6公尺,像嘉義東港、屏東林邊等區域都會沉入海底,影片還以無償供播方式推廣,期待喚醒台灣人民與政府對環保的重視。


去年8月,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慘重災情,記憶猶新,紀錄片「正負二度C」,從全球暖化、劇烈氣候的變遷,聚焦台灣,喚醒公民對環保的重視。影片旁白蔣勳:「房屋在家人前衝走,村落在縣長面前消失。」

媒體人陳文茜:「即使我看那麼多的影片,我不會看到任何一個篇幅告訴你說,這裡頭有台灣,我覺得我們欠台灣這個社會和這個土地,一部屬於台灣自己,要面對全球暖化的紀錄片。」

第一部台灣本土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二度C」明白指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度,台灣雨量將增加1倍;全球海平面上升6公尺,台灣的嘉義東石、屏東林邊東港以及雲林麥寮都將沉入海底,極端的雨量不但水庫無法負荷,類似莫拉克這樣的強烈颱風,未來不只一個。

中研院地球所教授汪中和:「明年會不會有莫拉克?我們看了這些過去歷史的時候,我們只能說,非常非常可能。」

其實何必再爭論呢...就讓時間來證明吧...

覺得房地產還大有可為的 就趕快進場掃貨呀...怕什麼...賭身家也要買 不然怎麼翻身呢...是吧!

無需再浪費時間在跟這邊跟空方嘴砲 快去買 快去買 晚了就買不到好貨唷!
哈哈 你也看出端倪

台北市這種空屋率,比日本還高,他們也只能鼓吹不怕死的去掃貨,像日本房價跌掉6成以上,馬上由富變窮,一輩子都在省吃儉用繳貸款,更慘是房子價值又大幅縮水。你這樣激他們,他們會更積極找墊背的。

discoby wrote:
其實何必再爭論呢...就讓時間來證明吧...

覺得房地產還大有可為的 就趕快進場掃貨呀...怕什麼...賭身家也要買 不然怎麼翻身呢...是吧!

無需再浪費時間在跟這邊跟空方嘴砲 快去買 快去買 晚了就買不到好貨唷!
央行會管制營建融資跟房貸,算是即時覺醒。有點慢但總比無作為搞出一堆呆帳,跟西班牙、愛爾蘭一樣還好。

用借錢堆起來的投機的房市,常常造成高空屋率,是相當危險。接下來的去槓桿化,會很痛苦,有人輕信媒體建商投資客的洗腦觀點,而一頭栽下去,這次會付出很大代價。

剛看到一篇網友說他父母的房屋貸款未清償額度,10幾年後還找上他們,令人同情,這也是上一波房地產狂熱後下跌所出現負資產的後遺症。值得很多人去深思房地產的永遠不跌的神話

所以,高檔還鼓吹涉世未深的人下去買房子揹高額的房貸,真的會害死人。
好吧
我也說一個真相好了

我有一個朋友
10來年前
買了個帶運動公園旁
號稱很有特色
(只漲不跌)的大樓
貸款到現在還沒繳完
房價哩
至少打6折

當然啦
不是在天龍國啦
不過
就算是天龍國
這樣的情形
以後會不會發生
阿 不是有人說(世事難料)嗎

要帶個700、1000萬去買房的人
心理要有底阿

台北市歷史房價

時間區段 房價漲跌幅% 通貨膨脹率 增值幅度

1971-2007 4758.97 173.92 4585.05

1971-2000 2951.28 168.09 2783.19

1971-1990 3323.08 142.2 3180.88

1971-1980 875.64 110.72 764.92

1981-2007 418.47 63.2 355.27

1981-2000 225.58 57.37 168.21

1981-1990 265.25 31.48 233.77

1991-2007 31.14 31.72 -0.58

1991-2000 -17.65 25.89 -43.54

2000-2007 77.1 5.83 71.27

資料來源: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
HI,BABY
科瑞岱爾 wrote:
找了相關國家空屋率資...(恕刪)


我看空屋率跟房價變動是沒相關的,
空屋率高的原因是持有成本低, 增值快,屋主長期投資

台北市房地產飆漲, 標的少, 炒作容易是原因之一,

解決房地產飆漲, 避免房地產被囤積炒作,
可行的方法之一是遷都-例如遷到關渡平原, 離原本市中心也不遠, 影響原本市中心小

台南市政府,與台中市政府就這樣做過, 台北市政府也是後來才遷到信義區
也有很多貧窮的鄉鎮公所同樣會把市中心值錢的鄉鎮公所所在地賣掉, 搬到便宜的地方

雖然總統府(包括五院)不缺錢, 但總統府把值錢的總統府及周遭賣給財團, 有錢賺外, 還可以打造另一處市中心,

要在歷史留名, 有什麼比這個更容易的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